第三章 函数3.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1.1 函数及其表示方法第 1 课时 函数的概念课程标准学法解读1.在初中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描述函数的基础上,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函数,建立完整的函数概念.2.体会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3.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1.函数概念的引入,学生应以熟悉的例子为背景进行抽象,从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实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函数图像的几何直观等角度整体认识函数的概念.2.本节重点是理解函数的定义,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难点是理解 y=f(x)的含义,注意加深理解.必备知识·探新知基础知识 1.函数的概念(1)定义:__给定两个非空数集 A 与 B __,以及__对应关系 f __,如果对于集合 A 中的__每一个实数 x __,在集合 B 中都有__唯一确定的实数 y __与 x 对应,则称 f 为定义在集合 A 上的一个函数.(2)记法:y=f(x),x∈A.(3)定义:自变量因变量定义域值 域xyA__{ y ∈ B | y = f ( x ) , x ∈ A } __思考 1:如何理解对应关系“f ”的含义.提示:f 是对应关系,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解析式,也可以是图像、表格,还可以是文字描述.如 f(x)=3x+5,f 表示“自变量的 3 倍加上 5”,如 f(4)=3×4+5=17.2.常见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__a > 0 ____a < 0 __对应关系y=ax+b(a≠0)y=(k≠0)y=ax2+bx+c(a≠0)y=ax2+bx+c(a≠0)定义域R{x|x≠0}RR值域R{y|y≠0}思考 2:求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值域时为什么分 a>0 和 a<0 两种情况?提示:当 a>0 时,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观察图像得值域为.当 a<0 时,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观察图像得值域为.基础自测 1.下图中能表示函数关系的是__①②④__(填序号).解析:由于③中的 2 与 1 和 3 同时对应,故③不是函数.2.已知 f(x)=3x+2,则 f(2)=__8__;若 f(a)=-4,则 a=__- 2 __.3.函数 f(x)=的定义域是__( -∞, 4) __.解析:由 4-x>0,解得 x<4,所以原函数的定义域为(-∞,4).4.已知 f(x)=x3-2,则 f[f(-1)]=__- 29 __.解析: f(x)=x3-2,∴f(-1)=(-1)3-2=-3,∴f[f(-1)]=f(-3)=(-3)3-2=-29.5.给出下列三组函数,其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__③__(填序号).①f(x)=x,g(x)=;②f(x)=2x+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