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谁来保护扬州刺绣

谁来保护扬州刺绣_第1页
1/4
谁来保护扬州刺绣_第2页
2/4
谁来保护扬州刺绣_第3页
3/4
谁来保护扬州刺绣谁来保护扬州刺绣 2025 年春节刚过完没多久,张志群和他的同事们就开始在北京、扬州以及其他城市间奔波了。作为扬州刺绣讨论所的所长,张志群希望扬州刺绣技艺能尽快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业内人士,他说,“假如再不实行措施保护,扬州刺绣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保护不好的话,也许以后就没有了。” 行业的困境 回望过去,扬州刺绣曾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扬州刺绣源于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扬州刺绣以劈丝精细、针法缜密、色彩典雅、工整光洁、表现力强而著称,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苏绣”的一个重要流派。 早在汉代时,扬州刺绣就已达到较高的技艺水平。1980 年在扬州西北天山汉墓出土了汉广陵王刘胥夫人墓中的刺绣品,这些绣品采纳辫子股针法,运针、用线、设色都颇为细致。唐代时,扬州刺绣业已经达到很发达的程度,根据《唐鉴真过海大师东征传》记载,鉴真和尚于天宝二载(公元 743 年)十二月东渡日本时,随行人员中就有扬州绣师多名。宋代扬州刺绣达到“无施不巧”,并由绣佛像转向绣书画,从有用性向观赏性进展。明代刺绣业,由于朝廷官府的提倡而得到进一步的进展。到了清代,宫廷对扬州刺绣则更为重视,指定为贡品。 但就是这个曾经有着辉煌历史的扬州刺绣,在上世纪却开始经历着起起伏伏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恢复手绣精品,1959 年,扬州绣品厂建立,当时有一个车间专门从事扬州刺绣的生产和销售。据张志群回忆,八十年代的时候,扬州刺绣进展到了顶峰时期。“那时这个车间有全套的管理体系,产供销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做设计的做设计,做产品的做产品,做营销的做营销,做包装的做包装。当时做出来的产品不存在销售问题,好东西都有人出高价去买。虽然那时候我们只有 56 个人,但是每年的利润都有几十万。”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全国性刺绣行业的盲目进展,产品过剩,再加上内外销市场萎缩、管理不善,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扬州绣品厂从 1999 年开始逐步转向以生产时装为主,解散了手绣精品车间。从那时起,不少手绣技艺人员开始流失。 到了新世纪后,刺绣行业的进展依旧令人担忧。由于刺绣技艺本身存在的手工操作、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费神费劲等诸多因素,从艺人员逐渐减少,现有的老艺人已陆续进入退休年龄,刺绣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加之现代科技的进展对传统工艺的冲击,经济效益滑坡的现象日益显现,职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谁来保护扬州刺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