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哪几种?答:可分为: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金属-非金属材料,非金属-金属材料,有机-无机材料,无机-有机材料)2.亲水材料界定,哪些是常见的亲水材料?亲水材料怎么防水?答:在材料、水、空气三相的交点处,沿水滴表面所引的切线与材料表面所成的夹角θ小于或等于90度,这种材料称为亲水材料。常见的亲水材料有天然石材,砖,混凝土,钢材,木材。亲水材料的的防水:用憎水材料处理其表面,来降低其吸水性,提高材料的防水防潮性能。3.软化系数界定答:软化系数是用来表示材料的耐水性的,它等于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软化系数的范围波动在0~1之间。位于水中和经常处于潮湿环境中的重要构件,须选用软化系数不低于0.75的材料。软化系数大于0.80的材料,通常可认为是耐水的。4.木质材料被水打湿,什么性能增强,什么性能降低?答:木质材料被水打湿后,会降低强度,增加表观密度,导致体积膨胀。5.冷桥效应界定冷桥效应一般在北方地区的冬季发生,是指在房屋外墙转角、内外墙交角、楼屋面与外墙搭接角处,会产生水雾吸附于墙面的现象,这时会出现外墙的墙体内露水凝结“流泪”、“冒汗”、“发霉”、房屋潮湿、霉变的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冷桥现象多发生于柱子和梁处;而砖混结构的建筑多发生于圈梁和构造柱处。这就是由于建筑材质采用粘土砖、空心砖、混凝土以及钢筋等材料,其导热系数不同而产生的。6.湿木头/保温材料的保湿性能差热导率与材料内部的孔隙构造有密切关系。由于密闭空气的热导率很小[λ=0.025W/(m·K)],所以一般说,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热导率越小。但如孔隙粗大或贯通,由于增加热的对流作用,材料的热导率反而提高。材料受潮或受冻后,热导率会大大提高。这是由于水和冰的热导率比空气的热导率高很多[分别为0.60W/(m·K)和2.20W/(m·K)]。第二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填空题1、当润湿角q>90时,此种材料称为增水材料。2、当润湿角q£90时,此种材料称为亲水材料。3、材料的孔隙恒定时,孔隙尺寸愈小,材料的强度愈高、耐久性愈好、保温性愈好,导热性愈小。4、当材料的体积密度与密度相同时,说明该材料无孔隙。5、浸水饱和的材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保持原有性质的能力称为抗冻性。6、通常建筑体积的密度小于密度。7、孔隙率P=(1-r0/r)*100%,r为密度。8、材料的导热系数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9、散粒材料(砂石)的空隙率P=(1-r2/r1)*100%,r1为体积密度r2堆积密度10.增加加气砼砌块的体积密度,该加气砼砌块的吸水率变小11.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其厚度有无关系?(有)选择题1、在100g含水率为3%的湿沙中,其中水的质量为(D)A、3.0gB、2.5gC、3.3gD、2.9g2、在100g含水率为4%的湿沙中,折算为干砂的质量为(D)A、100*0.96B、(100-4)*0.96C、100/1-0.04D、100/1+0.043、材料在绝对密度状态下的体积为V,开口孔隙体积为Vk,闭口孔隙体积为VB,材料干燥质量为m,则材料的密度为(A)、则材料的表观密度为(D)、则材料的体积密度为(C)A、m/vB、m/(v+vk)C、m/(v+vk+vb)D、m/(v+vb)4、密度里指材料在(C)下单位体积的质量。A、自然状态B、绝对体积近似值C、绝对密度状态C、松散状态5、材料的密度(大于)表观密度6、如材料的质量己知,求体积密度时、密度、表观密度,应测定的体积分别为(D)、(A)、(C)。A、材料密实体积B、材料密实体积与孔隙体积C、密实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D、V+VB+VK7、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D)提高。A、耐火性B、强度和导热系数C、密度D、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8、材料的耐水性能用(D)表示。A、吸水性B、含水率C、抗渗系数D、软化系数9、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D)降低。A、导热性能B、体积密度C、密度D、强度和耐久性10.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及体积密度的体积构成V、V’、V0存在如下关系:(B).A.Vо≥V′≥VB.V≥V′≥VоC.V′≥Vо≥VD.V≥Vо≥V′11.(A)是评定脆性材料(天然石材、混凝土及烧结砖)强度的鉴别指标。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