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以下简称区调)设计书是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任务书并参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测区的具体情况编制而成,经审查认定后的设计书(附有审查认定)是开展野外地质调查、质量监控、任务完成状况和成果评审验收的主要依据。一、1:250000区调的基本任务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制订的《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以下简称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1:250000区调是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其目的任务是以详实的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通过填制1:250000比例尺的地质图件,查明区内地层、古生物、岩石(含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及混杂岩等)、构造以及其它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时代、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的普查,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和城市地质的勘查,为地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推动国际地学前缘学科发展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地学基础性资料和依据,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区域地质信息。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以往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各地也不尽相同,要在有限的资金保证和统一质量要求下完成上述任务,必须对1:250000区调进行分类指导。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以往研究程度,对当前安排的1:250000区调工作分为三类:(一)对青藏高原、大兴安岭等中、大比例尺填图空白区或对原仅进行过中比例尺填图,但原填图资料已显陈旧(指迄今约二、三十年前的填图成果)的地区,为实测区;(二)对80年代所完成的1:200000区调,或己有部分大比例尺(主要指1:50000)填图成果(一幅1:250000图幅中己完成约1/3以上1:50000填图面积)的地区,为修测区;(三)对一幅1:250000图幅中己完成约3/4以上1:50000填图面积,并作过1:50000片区总结工作的地区,在片区总结成果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图幅中的主要问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题,采取片区——修测。以上三类测区在统一技术要求下,均按1:250000国际分幅进行测制。并按《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编写和提交正规报告和图件。二、应参照的区域地质调查的标准及技术要求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现为征求意见稿)ZB/TD10004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GB/T14158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DZ/T0158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DZ/T0151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GB958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DZ/T0179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三、设计书编写要求(一)编写设计书之前必须收集测区内所有前人工作成果资料,包括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图象资料(尽可能收集多片种、多时象的图象资料)以及各种科研成果,详细研究各种资料的可信度和存在的问题;对于修测区和片区修测区通过收集前人工作成果资料,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编写已有资料利用方案,并编写专题总结,作为编写设计的依据之一。(二)编写设计书之前必须要进行野外踏勘,了解测区内的地质矿产资源概况并进行必要的验证,同时还要对区内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状况、气候变化、交通运输以及物资供应与后勤保障等情况进行了解,并收集相应的实际资料;实测区应全面进行踏勘,修测区应重点进行踏勘,片区修测区应有针对性的踏勘;对于修测区和片区修测区通过踏勘,确定原有各类原始资料的利用程度,并编写踏勘专题总结,作为编写设计的依据之一。(三)在踏勘过程中应对区内遥感图象进行初步地质解译,划分不同的解译程度区,建立区内初步解译标志和地层序列。(四)踏勘中应选择不同岩类区以穿越路线进行踏勘,应以穿越地质体最多、地质构造最复杂的路线为重点路线,每一个测区必须有一条贯穿全区的踏勘路线;对于修测区和片区修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