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如何分析概括古诗词的思想情感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是古诗学习和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高考对此的考查有了变化:从分析的对象上看,有词语,有句子,有联片,有全诗;从情感的内涵上看,有情感,有心情,有心境,也有观点和理趣;从情感的程度上看,有表层更有深层,有析景中语更有典中语;从考查的题型上看,有直接概括题,也有深度分析题,更有情感评价题在备考复习时,考生不仅要强化把握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更要适应考查的各种变化,能透过语言文字去深入分析其中的思想感情。把握古诗情感的一般路子是抓住诗题、内容中的“情语”,再分析诗中的形象等。一、练就分析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的内家功(一)会分析景中情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边练边悟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卢挚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注]。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注凉州:即凉州曲。本为唐天宝年间乐曲。曲子前三句和后三句都在写景,但表达感情有所不同,试作分析。答:(二)会分析物中情边练边悟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梅花蒲宗孟一阳初起,暖力未胜寒气。堪赏素华长独秀,不并开红抽紫。青帝只应怜洁白,不使雷同众卉。淡然难比,粉蝶岂知芳蕊。半夜卷帘如乍失,只在银蟾影里。残雪枝头君认取,自有清香旖旎。词中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边练边悟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欧阳修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请结合下片简要分析末句“画堂双燕栖”所蕴含的情感。答:(三)会分析典中情边练边悟5阅读下面这首律诗,然后回答问题。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答:边练边悟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答:二、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答题古诗情感中,有单项(单一)的,更有多项(丰富、复杂)的,而情感内容的丰富、复杂而变化的特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体现得特别明显。情感类试题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切口小,多为对局部语句思想感情的理解、领悟,但需要多角度、多层面挖掘;一是从整体上理解,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关涉思想感情。无论是哪一类,其答案都是多点、多层面的。边练边悟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远行李璟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注]生。注二毛:头发斑白。“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答:边练边悟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怀金陵张耒①曾作金陵烂漫游,北归尘土变②衣裘。芰荷声里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