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120分)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膜和线粒体的嵴不属于生物膜系统B.囊泡内的物质都来自高尔基体C.性腺细胞中含有发达的内质网有利于性激素的合成D.突触前膜上特定的磷脂分子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答案】C2.在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得灌浆期(种子成熟的一个阶段)的小麦植株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CO2的吸收速率为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a=0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该实验应该在密闭、透明的装置中进行D.当a<0时,细胞内ATP的生成不只发生于线粒体【答案】A【解析】在光照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代表了净光合速率,如果a=0,说明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而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故A错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光照强度,因此探究的是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故B正确。因为测定的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为了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应在密闭,但需要透明的装置内进行,故C正确。当a<0时,植株也可能会进行光合作用,只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即使只进行呼吸作用细胞内生成ATP的还有细胞质基质,故D正确。3.假定将果蝇一个精原细胞的全部核DNA双链用放射性32P标记,然后诱导该细胞在无放射性环境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或者一次减数分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4个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有放射性,则是进行了减数分裂B.两种分裂过程中具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条数最多的是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C.在有丝分裂问期,会有RNA聚合酶结合到该基因上进行转录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可能交换部分片段导致基因重组【答案】D4.四环素和链霉素等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阻止tRNA和mRNA的结合来抑制细菌的生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核糖体的形成与其核仁有关B.tRNA和mRNA的结合场所在核糖体C.抗生素的使用能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D.细菌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答案】B【解析】细菌中没有核仁,A错误;翻译在核糖上进行,需要mRNA和tRNA,B正确;抗生素不是抗原,不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C错误;细菌遗传物质为DNA,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错误。5.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对未免疫人群感染后15~20天内致死率高达30%,接种天花疫苗是预防天花的最有效办法,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初次接种天花疫苗后,机体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B.再次接种天花疫苗后,机体中至少有3种细胞具有分化能力C.天花疫苗在人体内诱发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的时间是很长的D.天花疫苗可以与侵入的天花病毒结合,从而抑制天花病毒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答案】B6.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之后当地生物群落演替过程非常缓慢(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的结构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在不断增加B.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C.极乐鸟捕食一只蜘蛛后,所获得的能量最多为该蜘蛛同化量的20%D.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均存在捕食、竞争、共生、腐生等种间关系【答案】A【解析】群落的结构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植物的种类和总量在不断的增加,所以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在不断增加,A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逐渐增加,B错误;传递效率指的是营养极之间的传递效率,所以一只极乐鸟捕食一只蜘蛛后,所获得的能量可能大于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