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6大题型专训一、选择题1.酶、激素、抗体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如图所示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3、4分别表示蛋白质、激素、抗体B.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C.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D.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解析:选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部分激素是蛋白质,抗体是蛋白质,所以图示中的2为蛋白质、3为酶、1为激素、4为抗体;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浆细胞即能产生抗体,也能产生酶;人体内的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2.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解析:选A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逐项分析:若甲为消费者,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到CO2库,CO2库中的CO2又可以通过生产者(丙)的光合作用固定到有机物中,消费者通过摄食,碳元素又可进入消费者;若甲为血浆,根据题中的箭头指向分析乙不可能为淋巴;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丙)中的能量不可能被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用;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甲、乙、丙依次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3.下列关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1953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C.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DNA规则的双螺旋模型解析:选B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把DNA与蛋白质分开,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DNA规则的双螺旋模型。4.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15N标记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C.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有可能出现14C2H5OHD.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解析:选A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的核糖体上都能合成蛋白质,因此两者都会有放射性。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CO2―→C3―→(CH2O)。给水稻提供14CO2,14C转移到有机物中,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无氧呼吸产生的C2H5OH中可能会含有14C。小白鼠吸入18O2,有氧呼吸第三阶段18O可转移到水中,进而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CO2,则18O可能转移到CO2中。5.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确定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D.由图3实验结果可知Cl-是酶的激活剂解析:选C图1显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该酶在30℃条件下催化效率较高,但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能确定;图2显示该酶的最适pH为7,而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由图4可知该酶为麦芽糖酶;图3能说明Cl-是酶的激活剂、Cu2+是酶的抑制剂;图4实验结果说明酶具有专一性。6.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下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解析:选C14CO2进入叶肉细胞后,在叶绿体基质中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被转化为葡萄糖等光合产物。据图分析,无论正常光照还是遮光70%生殖器官发育早期,营养器官中14C的量占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