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发酵技术和微生物的利用一、选择题1.(2019届高三·苏州调研)下列有关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传统的发酵过程受技术条件限制,通常不进行无菌操作B.成品腐乳表面的皮膜是由毛霉等真菌的菌丝形成的,对人体无害C.制备果酒、果醋和腐乳时,都是以建立种群优势作为发酵的基本条件D.果醋的制备可以建立在果酒发酵的基础上,也可以直接利用葡萄汁发酵解析:选A传统的发酵过程受技术条件限制,通常灭菌不严格,但也进行无菌操作。成品腐乳表面的皮膜是由毛霉等真菌的生长,产生的菌丝进入豆腐块的深层而形成,对人体无害。制备果酒、果醋和腐乳时,建立的优势种群依次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以此作为发酵的基本条件。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果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以先将酒精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因此果醋的制备可以建立在果酒发酵的基础上,也可以直接利用葡萄汁发酵。2.下列有关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错误的是()A.果酒的制作过程中既涉及有氧呼吸又涉及无氧呼吸B.果醋发酵温度较高,且发酵过程要特别注意氧气的供应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含醋酸菌,腐乳的“皮”为毛霉菌丝D.发酵过程中所有的相关反应都是在微生物的细胞内进行的解析:选D腐乳制作过程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水解反应发生在毛霉的细胞外。3.(2018·盐城三模)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利用的都是微生物胞内酶B.制作果醋的醋酸菌,属于严格厌氧的微生物C.青霉、毛霉、曲霉等均参与了腐乳的发酵D.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所需时间基本相同解析:选C果酒、果醋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需要的酶为胞内酶;腐乳制作是利用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分解蛋白质、脂肪,蛋白酶、脂肪酶是胞外酶。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它是一种好氧的微生物。青霉、毛霉、曲霉等真核生物均参与了腐乳的发酵。制作果酒的时间一般为10~12d,制作果醋的时间一般为7~8d,制作腐乳的时间稍长。4.如图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果酒、果醋或腐乳时,所需控制的温度都是相同的B.乙装置可以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C.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自下而上随着豆腐块加高逐渐减少用盐量D.装置乙中b为排气口,c为充气口,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解析:选B制作果酒、果醋或腐乳时,控制的温度分别是18~25℃、30~35℃、15~18℃;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越接近瓶口微生物感染机会越多,所以加盐量应增大;装置乙中b为充气口,c为排气口,排气口长而弯曲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5.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B.各种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中必须包含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及琼脂等成分C.纯化培养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培养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解析:选B各种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中一般都包含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但由于各种微生物生长特点不同,培养基中添加的营养物质也不相同,如以CO2为碳源的自养型生物,培养基中不必添加碳源,而一些能以N2为氮源的微生物,培养基中也不必加氮源;另外只有固体培养基中才常添加琼脂做凝固剂。6.养殖池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及亚硝酸,这两种物质可被硝化细菌吸收利用。若要对养殖池底泥中硝化细菌分离与计数,则()A.需要配制添加一定浓度氨盐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以筛选硝化细菌B.应对采集底泥使用的工具进行灭菌,全部接种过程均需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C.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计数,还需与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同时培养D.应将培养基置于30℃恒温下培养12h后,统计培养基中全部菌落数解析:选B牛肉膏蛋白胨本身含有氮源,许多微生物都可以其作为氮源,因此加入牛肉膏蛋白胨无法筛选硝化细菌;平板划线法可以分离菌种,但不能用于计数;培养过程中应每隔一段时间观察,直到菌落稳定开始计数。7.(2019届高三·南通调研)下列检测某熟制食品中大肠杆菌是否超标的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A.待检测食品需要经过灭菌操作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