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信息化一网一卡一库建设指导意见(2010年3月)为了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面对当前卫生信息化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研究和探讨卫生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着力把握和认识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今后卫生信息化发展思路要以构建“数字卫生”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居民健康管理系统,建设“一网一卡一库”,利用信息化手段,让居民获得更加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一、指导思想及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重要作用,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卫生强省,促进社会和谐。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布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及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珍、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省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于上级卫生部门、省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网络、设备和人员,从整个省卫生信息化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统筹规划,制定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各级根据省的信息规划制定本单位的规划实施方案,根据业务应用的要求和卫生工作重点,分步实施。(二)统一规范、统一标准。资源共享是信息网络应用的目的,统一标准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条件。统一标准也是实现广东省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各地区各单位必须依据统一的功能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统一的数据定义与编码,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保证每个系统建设都能实现纵向、横向系统的共享。(三)需求主导、突出重点。信息化建设必须以应用促建设,以实际需求出发,突发重点,根据当前业务发展与应用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期建设,不能盲目建设。(四)分级负责,合理分工。结合我省卫生工作实际要求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加强科学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卫生工作实际、总体设计、分布实施、全省联网、防治互通、强化责任、依法管理,加快我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全面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应急反应、医疗卫生、执法监督和指挥决策的能力。二、建设目标和内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医疗卫生业务流程再造、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在5-7年内使我省的卫生信息化的水平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促进我省医疗改革,打造卫生强省、打造“现代”卫生服务、服务广大人民。实现全省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一卡通,建立居民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医学信息共享和利用(如检验检查结果的互认互通、电子病历、处方的共享等),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协同医疗和资源共享,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健康信息服务,为医疗卫生机构提高管理效率,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监管服务,为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技术支撑。(一)建立省卫生数据交换中心,实现全省居民健康信息管理和卫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建立统一的卫生数据中心,完成区域卫生信息资源数据的集中存储与管理。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系统间数据的实现与共享,提高数据的可用度,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一致性。完成现有系统到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消除医疗卫生机构和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对今后新建的业务系统或新增的数据源,提供数据抽取、数据关联与数据挂接工具,并实现卫生信息平台与其他外部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建立卫生信息资源和标准管理,实现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按照卫生部区域健康档案相关标准,在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的成果指导下、提出我省标准化的健康档案模型和数据库设计,建立起以人群健康信息管理为基础的居民健康档案,实现省、市、县(区)医疗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