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指导书蒋朝惠编写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网络工程贵州大学二OO六年八月前言随着近年来计算机和网络的迅速普及,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不容乐观的是,来自网络安全的威胁也日趋严重。例如,近年来多次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蠕虫病毒,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而,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瓶颈。面对这一现状,如何提高我国的信息安全建设水平和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为适应这一形式,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批准在高校中建立信息安全及其相关本科专业,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精通安全技术的专业人才。为了加深他们对信息安全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动手能力和感性认识,特编写了这个指导书。学生应认真阅读《信息安全技术》教材中的与实验相关的章节内容,提前做好实验预习,做到每个实验前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的基本内容及操作方法;在实验中正确使用实验设备,认真观察实验结果;实验后根据要求做好总结,上交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常用信息安全工具的使用.................................4实验二:防火墙配置与使用.......................................7实验三:Snort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与使用........................10实验四:木马攻击与防范........................................18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及要求......................................27贵州大学实验报告..............................................28实验一:常用信息安全工具的使用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理解并掌握基于网络的信息安全概念和原理2、熟悉嗅探、网络漏洞扫描等常用工具的安装、配置与使用。二、实验内容1、利用嗅探器监视网络上的信息(数据包),分析网络性能和故障。2、利用嗅探器监视网络上的信息窃听用户的账号与密码信息。3、利用网络端口扫描器发现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1、Sniffer工具嗅探Sniffer即网络嗅探器,用于监听网络中的数据包,分析网络性能和故障。通常在同一个网段的所有网络接口都有访问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所有数据的能力,而每个网络接口都还应该有一个硬件地址,该硬件地址不同于网络中存在的其他网络接口的硬件地址,同时,每个网络至少还要一个广播地址(代表所有的接口地址),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合法的网络接口应该只响应目的地址是自己硬件地址或者自己所处网段的广播地址的数据帧,同时丢弃不是发给自己的数据帧。而sniffer就是一种能将本地网络接口设置成“混杂”(promiscuous)状态的软件,当网络接口处于这种"混杂"方式时,该网络接口具备广播地址,它对所有遭遇到的每一个帧都产生一个硬件中断以便提醒操作系统处理流经该物理媒体上的每一个报文包。sniffer工作在网络环境中的底层,它会拦截所有的正在网络上传送的数据,并且通过相应的软件处理,可以实时分析这些数据的内容,进而分析所处的网络状态和整体布局。2、网络端口扫描Superscan一个开放的网络端口就是一条与计算机通信的信道,对网络端口的扫描可以得到目标计算机开放的服务程序、运行的系统版本信息,从而为下一步的入侵做好准备。对网络端口的扫描可以通过执行手工命令实现,但效率较低;也可以通过扫描工具实现,效率较高。扫描工具是对目标第2页共23页主机的安全性弱点进行扫描的软件。它一般具有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对端口的扫描分析,可以发现目标主机开放的端口和所提供的服务以及相应服务软件版本和这些服务软件的安全漏洞,从而及时了解目标主机存在的安全隐患。扫描工具根据作用的环境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网络漏洞扫描工具和主机漏洞扫描工具。主机漏洞扫描工具是指在本机运行的扫描工具,以期检测本地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网络漏洞扫描工具是指通过网络检测远程目标网络和主机系统所存在漏洞的扫描工具。本实验主要针对网络漏洞扫描工具进行。端口的基础知识端口是TCP协议中所定义的,TCP协议通过套接字(Socket)建立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套接字采用[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