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浅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一、问题的提出的依据目前的中学生正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他们要完成好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种精神和能力只有通过教师的长期培养才能达到。因此,面向新世纪,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教与学是一对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教师。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很多,有生理遗传方面的,有传统习俗方面的,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能动的原因,但从政治课教学的角度看,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来自于教师:其一、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深度、广度有限,有意无意地阻碍了学生开阔思路、富于联想和善于判断的潜能,而这些恰恰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其二、旧的权威式师道尊严教育的影响,使学生敬畏教师,把教师当作知识的代表和化身,视教师为接受知识的唯一源泉,从而以教师规定的内容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其三、教师对有“棱角”的学生不太感兴趣,因为他们喜欢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好表现自我,爱钻牛角尖,对此,教师大多采取讽刺或冷淡的态度,浇灭了学生的智慧和创新思维的火花。根据这一现状,我区中学政治学科课题组在认真总结“贴近学生、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和“优化思想政治课要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课题组教师的特长,致力于政治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事实或问题,从而找到解释这些事实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结论的一种优良心理品质,是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的思维活动,是人类心理的高级活动过程。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它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结合。对学生而言,只要是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解决问题不循旧轨、不趋老路,不死搬硬套某一固定模式,就属于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课题组经过多方论证,根据现有教学条件,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创新意识”、“在学生辩论中培养创造性思维”、“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深挖教材内涵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知识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源泉是创新,人才资源优化的本质是创新,世界教育改革的焦点是创新,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创新。因而,面向新的世纪,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旨在使每一位学生智慧的心灵迸发出创新的火花。风起云涌的改革开放大潮给中华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而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困境却与此构成了强烈的反差,我们在对我校300名初中学生的抽样问卷查中证实了这一严峻的事实。在“你对思想政治课的态度是什么”和“你认为学校开设思想政治课是否必要”的两个问题的回答上统计出来的数字,让每一位政治教师无不为之扼腕叹息。(见表一、二)表一表二你认为学校开设政治课是否必要必要不必要可有可无不知道人数2055518357占调查总数的%41%11%37%11%我认为造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疲软”现象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本身。多年来僵化、呆板的教学模式,怎会不窒息政治课教学应有的生机有活力?空洞的说教,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怎能去吸引富有激情、充满幻想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因此,要走出思想政治课教学法的低谷,出路在于更新教学观念,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要我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地汲取知识即“要我学”的教学定势。问卷调查的另一个数据也告诉你对思想政治课的态度有浓厚兴趣有兴趣无所谓毫无兴趣人数3618221765占调查总数的%7.2%36.4%43.4%13%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我们实现这一转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就是有88%的学生认为决定对思想政治课是否有兴趣的最主要因素在于教师教学本身。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千方百计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热情、欢喜、愉悦、向上的状态,激发学生求知进取、奋发向上的动力和勇气,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