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富芦花散文集》读后感20XX年字《德富芦花散文集》一书由德富芦花所著,是一部描写自然与人生的著作,向我们呈现了一幕幕自然美景。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提及德国文学乃至欧洲文学,有一个人怎么也绕不开,他就是大文豪、大哲人歌德。今年是歌德逝世186年,时光在不断飞逝,距离却一直在拉近,他的思想、智慧、精神从200多年前的德意志大地上,穿越时空来到了21世纪,照耀着当下的我们。歌德代表作《浮士德》完成于1832年,这部旷世诗体悲剧凝聚了歌德呕心沥血60年岁月,被誉为一部灵魂的发展史、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马克思最喜欢的一部德语著作便是《浮士德》,他用《浮士德》里的魔鬼形象梅非斯托来暗讽金钱、资本带来邪恶堕落的黑暗,认为他们会助长异化,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列宁也钟爱《浮士德》,在流亡国外时他只带了两本文学作品,其中之一便是《浮士德》。诗剧《浮士德》主要讲了四个主剧情,分别是上帝和魔鬼lsquo;梅非斯托rsquo;的神界赌局、梅非斯托和浮士德定下赌约、浮士德离开书斋,在梅非斯托的帮助下感受爱情,前往宫廷效力,追求美和事业、浮士德进入天堂。这是一个魔幻的故事,借助用自己的灵魂和梅非斯托打赌的老博士浮士德,通过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事业悲剧5个悲剧,描绘了人的人性、精神内涵、生命追求,道出了16世纪的欧美资本主义时代的时代精神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浮士德》之所以能够成为欧洲300年历史的总结,最重要的便是它所蕴含的思想与哲理,即浮士德精神。对于浮士德精神,人言人殊,其中在国内最广为流传的是著名翻译家辜鸿铭在上个世纪提出的自强不息精神,这与中国传统经典《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以为在今天的时代,跨越世纪的浮士德精神依然活着,并且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更加被需要。第1页共4页当下已不是那个风动变幻充满动荡的16世纪,但对于身处21世纪的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当今是一个呼唤变革的时代,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对于中国来说,其中的意义更加非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新时代属于每一个奋斗者,他关系着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与你我的命运紧密连接、息息相关。而在这样的一个新时代,更需要浮士德精神作为我们理想信念的压舱石。在魔鬼梅非斯托眼中,浮士德是傻瓜,而在上帝眼中,浮士德却是好人。这是因为浮士德对自己的这种处世价值和精神矢志不渝,将它发挥到了极致。在我眼中,浮士德精神正是老博士浮士德不断奋斗,经历诱惑与失败,再继续奋斗,最终走向成功的历程写照,这种人生追求和态度才是新时代下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的。浮士德最终说出了你真美啊,请稍稍停留这句话,按照约定,他的灵魂会被魔鬼收走,但上帝派遣天使拯救了他,将他带到了天堂。其中的缘由,正是因为浮士德身上有一种永远积极进取、不断奋斗的精神态度,这具有无与伦比的永恒和普世价值。正如天使们的合唱中所唱出的那样:凡是自强不息者,我们都能够拯救。我的朋友,在不断前行的路上,砥砺前行、坚持奋斗,方能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在远方的田野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生活便充满意义与无穷趣味。两位竹马之交的知己好友,因为命运捉弄,二十年后,一位有钱有地位有官职有美貌贤淑的妻子可爱的儿女,一位拖着病躯一事无成怨天尤人,自认为最倒霉的人。他们来到了断崖边上。这时的他们在我看来是敌人,不共戴天的仇敌。他那有教养的谈吐,对我表现出来的亲切友好在我看来是多么虚伪。多么刺耳。这是在夸耀他的成功,在讥笑我。我恨不得把他推到断崖下面。断崖十仞,碧潭百尺,掉下去就成了鬼。就在这时,他居然失足只抓着一把衰草,就要掉落断崖。我心里的魔鬼在狞笑,你也有今天。望着他吓的第2页共4页苍白的脸,我有说不出的复仇的快感,我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