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落实企业经营策略先导入平衡计分卡1992年由哈佛大学教授与提出的「平衡计分卡」()观念,经过美国许多公司的实际运用后,所创造的利益,让企业为之惊艳,根据美国财星杂志()报导,美国千大企业排行中,有40%的比例均实行平衡计分卡()。另外,调查也指出,超过50%的企业已经采用平衡计分卡作为内部绩效评估的方法,而哈佛商业评论也提出,平衡计分卡是近七十年来,最有影响力的策略管理工具。整体景气的衰退、911事件的冲击,促使国际经济进入最冷的寒冬,企业为了求生存,在开拓财源不易的情况,只好努力降低成本,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裁员」,根据行政院主计处的公布,失业率已高达为4.51%,失业人数升至四十四万人,受波及家庭人口达一百零二万六千人。面对裁员风波不断,目前积极推动「平衡计分卡」的政治大学会计系教授吴安妮表示,企业要降低地成本,从裁员下手是最不高明的手段,因为「人」是公司最重要的智慧资本,若能在这个时机点,好好地将企业与员工作升级,并且运用在附加价值高的地方,那么将能因应新的市场趋势。平衡计分卡()从1992年开始在美国推动以来,已广受美企业的认同,无论是制造业、金融业,甚至政府部门,都因为导入平衡计分卡而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最为突出的案例,便是美国企业。在1993年时,该公司的营业绩效是同业中的最后一名,而在1994年实施平衡计分卡后,来年的营运成绩则跃升为第一名,对于如此惊人的成效,不仅为带来竞争力的提升,亦让平衡计分卡成为企业激发成长的一帖良药。究竟平衡计分卡有何种魔力?让美国企业如此着迷,吴安妮表示,它最主要的精神在于,提供一个将策略转变为行动方案的架构,让企业的使命能够转化成期望的结果。平衡计分卡的四大面向吴安妮指出,平衡计分卡利用「财务构面」、「顾客构面」、「内部程序构面」以及「学习与成长构面」,来达成营运目标的提升。对于企业的远景与策略目标,四个面向思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财务面考虑的是,为了成功,对于股东应如何来表现?而以顾客面来说,则是要如何面对顾客?内部程序面则要思考,为了满足顾客,应在哪些流程有卓越的表现?至于学习与成长面,则是组织要如何学习改造?而每一个面向将从目标、衡量指针、目标值与行动方案来逐步落实,最终将达成企业的整体愿景。而平衡计分卡最重要的涵意,就是制定企业整体的「策略性议题」,有了共同的议题后,经由四个面向的交互运作,是可以显见具体的成效。不过,吴安妮也强调,公司整体的策略性议题,不能草率、急就章地制定,必须经过审慎的评估与制定,不能任意的更改,否则整体方向将无法确立,进而造成平衡计分卡无法推行。吴安妮以「财务构面」的策略议题为例,企业个体的策略透过平衡计分卡的实行,除了掌握公司有形资产外,对于无形的资产亦能评估。以微软的股票而言,就是因为有形与无形的资产结合,造成股价表现强眼的结果。而平衡计分卡以财务面为策略的最上端,将能有效衡量无形资产的可预期性。吴安妮指出,财务面的策略性议题,可从收益成长与组合、成本减少/生产力的增进、以及资产的利用等三方面,来观察成长、保持与收获的策略目标。吴安妮进一步表示,财务面策略议题若是「增进股东价值」,那么在衡量指标,可分为营收成长策略与生产力策略,尔后的目标值与行动方案,将可以逐步制定出来。同理,顾客面、内部程序面与学习成长面,都将在公司整体的策略议题下,进行各自的议题制定、目标、衡量指针、目标值与行动方案。当然,四大面向是环环相扣的,且各公司整体策略议题的规划也大有差异,因此,企业在公司的策略规划过程,将视自己的需求来调整主要议题。而平衡计分卡最终的结果,除了达成整体的策略议题,亦能做到满意的股东、愉悦的顾客、有效的流程以及充满激励与良好技能的工作力。运用平衡计分卡的五大原则平衡计分卡的导入,除了知晓四大面向的策略性议题,下一步要了解的是,运用的五个基本原则。吴安妮指出,透过执行团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预算及资本投资、信息科技,将企业「资源」整合和聚焦在策略议题。其主要的五个原则分述如下:■将策略转化成营运的术语吴安妮说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