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学合理用肥工程示范工作总结VIP免费

科学合理用肥工程示范工作总结_第1页
科学合理用肥工程示范工作总结_第2页
科学合理用肥工程示范工作总结_第3页
科学合理用肥工程示范工作总结201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xx市、xx市委、政府“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指示精神,大力推广区农业厅主推的十大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粮食清洁生产,减少化肥施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肥料是作物的“食粮”,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大幅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对农田生态环境也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不合理施肥,偏多、过量施肥和肥料结构不合理等,更造成了田园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科学合理用肥是农业清洁生产的重要措施,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合理用肥,一是能够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从而减少肥料损失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二是能够保障作物健康生长,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进而减少使用农药,降低成本;三是能够培肥地力,提高耕地产出率,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二、建立标准示范片,集成应用良种良法在xx市石龙镇福平村,建立科学合理用肥工程示范300亩,示范片全面推广超级稻、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组合),早稻插植y两优143,晚稻插植y两优302;示范区良种覆盖率到达100%。集成应用水稻高产、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具体如下:1、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2、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培育多孽壮秧;3、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包括秸秆腐熟还田、绿肥种植、中低产田综合改良和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减少化肥使用量。4、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进“按方施肥”,采取定区域、定作物、定模式,深化农企合作,强化配方肥推广。施肥方案:施用40%(19-4.5-16.5)鸣昌牌水稻专用配方肥,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基肥: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1000㎏,40%配方肥20㎏,追肥1,插植后7-12天,每亩施配方肥第1页共3页10㎏+尿素5㎏;追肥2,插后30-35天(幼穗分化肥),施配方肥10㎏;灌浆期每亩喷施0.5-1%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液50㎏。5、推广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技术。水稻移栽后,全生育期田面不留水层,在水分敏感期即分蘖期和孕穗抽穗灌浆期,利用自然降水和少量的人工沟灌补水保持田间湿润,其它生育期实行旱管,使水稻各生育期田间达到水气养分平衡,优化水稻生长环境,促进水稻根系生长,进而提高水稻产量的一种新的稻田节能减排栽培法。6、采用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推广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片100%应用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三、主要成效1、经济效益。一是直接经济效益,全年每亩增收稻谷16.8公斤,亩增收42元,示范片全年总产增产稻谷5040公斤,总增收12600元;每亩全年节省用工1.5个、减少农药使用量20%、节省肥料10%,每亩节约成本96元,示范片节约成本28800元;每亩全年节本增收138元,示范片全年累计节本增收41400元。二是间接经济效益,通过高产创建活动的示范,带动周边1500亩水稻按照示范片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平均每亩增产稻谷13.6公斤,总产增产20400公斤,增加产值51000元,每亩全年节省用工、减少农药使用量、节省肥料,每亩节约成本67元,共节约成本100050元,示范片全年累计节本增收151050元。2、社会效益。通过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宣传教育,协助村屯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清洁田园活动村规民约,在田间地头的主要位置树立醒目的清收生产垃圾的告示牌、垃圾桶和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清洁田园活动氛围;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加“美丽桂平·清洁乡村”活动,形成政府主导、干部引导、农民主体、项目带动、统筹推进的活动格局,示范区田间生产垃圾(农药、化肥包装物及废弃农用薄膜等)清除率达100%以上。3生态效益。通过集成应用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水气平衡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对农田土壤、水体的污染现象有效控制;减少水第2页共3页土流失,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节约用水,大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对保护和提高土壤肥力,建立起清洁田园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运行机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3页共3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