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努力构建新形势下的和谐劳动关系——在贯彻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精神视频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10月25日)董国勋同志们: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精神,分析劳动关系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我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刚才世隆同志传达了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的主要精神,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认真学习全国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劳动关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8月15日召开的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第一次全国性研究部署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会议。习近平副主席和张德江副总理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有针对性地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明确提出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水平。为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劳动关系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劳动关系领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更加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从确保“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劳动关系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一要深刻认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劳动关系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劳动关系体现在企业和职工群众关系的方方面面,不仅直接关系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群众利益的实现,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企业只有处理好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不断促进企业发展和繁荣,进而为全社会的发展、稳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二要深刻认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保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劳动关系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需要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淘汰部分落后产能,需要对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这势必在一定时期内造成部分就业岗位流失,带来一定的规模性失业,增加劳动力在各产业间转移的频率和流量,加大劳动关系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客观上要求我们建立完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不断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强社会消费能力,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发展。三要深刻认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十二五”时期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水平。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在劳动关系领域显现,特别是随着劳动者主体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维权方式将逐步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维权手段将从个体维权向集体维权转变,利益诉求将从争取基本劳动权益为主向要求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劳动条件、争取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转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加快转变管理观念,创新劳动关系工作模式,健全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提高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能力。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省准确把握不同阶段劳动关系工作的规律特点,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劳动关系工作,保持了全省劳动关系的总体和谐稳定。一是全面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研究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度,组织开展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关爱与奉献”活动、以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主要目标的“春暖行动”、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截止2010年底,我省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已达98%以上,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0%,多数市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也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