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交通部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十二五”时期是十七大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无论“十一五”还是“十二五”,公路发展都处在同一个大环境、同一种空气里,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主题,是第一要务。“十二五”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基础设施网络更趋完善,结构更加合理,交通运输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在基础设施方面,更注重完善现有网络,优化结构,同时,“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被突出强调,透露出下一个五年,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等方面工作有望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关注。“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交通运输面临的任务,一方面是要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就是要全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和效率。尽管和“十一五”的规划风格不尽相同,但宗旨和目标绝对与前五年一脉相承,那就是,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优化也是发展,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如果说“十一五”规划更注重迅速增加公路基础设施能力,对公路网络结构的要求是“基本合理”。那么“十二五”规划对路网的优化和完善则提出了更为具体、深入的要求,并形成了一整套清晰的工作思路。规划提出要根据“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级负责、联合建设”的公路建设原则,按照现行管理体制,从事权管理的角度,全面完善公路网规划,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善、权责分明的干线公路网络系统。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适应综合运第1页共5页输体系发展要求的公路交通网络,公路网结构明显趋于合理,区域公路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城乡之间路网衔接更加顺畅。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建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体系和普通公路为主体的不收费体系。同时,加大国省道改造力度成为“十二五”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改造着眼于提升技术等级、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提高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加快实施县通二级公路建设,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70%以上。按照国家公路网规划,重点推进国道网建设,增强国道对县级及以上行政节点的连接和覆盖。进一步加大危桥改造力度,按照技术规范要求,严格实施安保工程。此外,规划还提出推动口岸公路建设,全面提高口岸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状况,通往国家重要陆路口岸的公路基本实现高等级化;继续支持红色旅游公路建设;结合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加强旅游公路建设。能建还要会养,养护得到高度重视如果说“十一五”更多地体现了“气吞万里如虎”的建设主题,那么养护则以“细水长流,持之以恒”的姿态,当仁不让地成为“十二五”的发展关键词之一,并在规划中占据了相当重的份量。除了创新公路养护管理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规划大力倡导全面实现科学养护,要求基本建立国省道养护管理科学决策体系,主要路况检测指标基本实现自动化,路况评价及养护决策实现信息化和制度化。养护从来就不该“临时抱佛脚”,规划要求确保全国每年对不少于17%的国省道实施大中修工程,组织开展公路养护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加快推行预防性养护,研究制订预防性养护指导政策、技术标准。加强预防性养护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究,推行低碳、环保、节能养护,努力形成成套技术标准体系。被一线同志戏称为“天下第二难”的路政执法工作也是“十二五”需要啃动的一根“硬骨头”,规划指出,要加大路第2页共5页政执法和公路保护工作的力度,逐步实现路政管理覆盖所有公路,逐步提高路政管理设施与装备水平,创新路政管理手段,推进路政管理信息化。力争“十二五”时期路政案件查处率达到90%以上。全面推进经营性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由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公路管理机构实施派驻管理的模式,探索高速公路和公路超限检测站的路政工作由公路管理机构实施跨区统筹管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