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3、观测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测,从中发现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措施.4、试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措施.根据试验情境的不一样,试验法可分为试验室试验法和自然试验法两种.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6、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和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头脑的分析和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异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种”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关键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种常数.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持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持续的运动.似动的重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一样波长的光敏感.当它们受到不一样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一样的颜色感觉.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括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此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克制.根据对立过程理论,伴随系统的恢复,由一种反应引起的疲劳将产生对立颜色的后像,即一种刺激移开后视觉的持续.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简述心理学的功能.[1]描述和测量.[2]解释和阐明.[3]预测和控制.2、列举几种常见的不一样意识状态,并简要阐明意识的作用.意识状态包括:[1]睡眠和梦.[2]催眠.[3]白日梦和幻想.[4]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意识的作用:[1]意识对人所察觉的核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2]意识使人们根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持续不停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3]意识使人们能运用过去的记忆兑现时输入的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4]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程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她们的意识内容.3、简述注意的特点及外部体现.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外部体现:[1]、产生适应性运动;[2]、无关动作停止;[3]、生理变化.4、举例阐明注意的种类及其特点.[1]不随意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初级体现形式.不随意注意是一种被动的注意,缺乏预定的目的,轻易受客观刺激物特点的影响,单凭这种注意是不也许进行系统学习和艰苦工作的.因此只有把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结合起来,才能发展注意能力,提高工作效率.[2]随意注意,又称故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一种积极、积极的形式.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3]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特点上,同步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点,是既有自觉目的、明确的目的,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发明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培养随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自身的直接爱好.5、简述四种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派.[4]注意的转移.6、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常见的恒常性有哪些?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但知觉映象在相称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常见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