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漂、硬、躁、灌、溉、猜”6个生字的字音,尤其是“硬、灌溉、躁”的发音;掌握左窄右宽的汉字结构特点,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摹写并记忆“漂、硬、躁、猜”4个汉字。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选择文中喜欢的语句进行背诵。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2个字,区分“飘浮”与“漂浮”的不同用法,感受不同的词对朗读的语气的不同。教学难点知道汽、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形成的过程。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读法、自我探究发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这为朋友可有趣了,它不直接告诉我们它是谁,它说:“你猜猜我是什么?”1.揭示课题: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我是什么》(板书),全班齐读课题。2.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吧!此时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疑问)“我”指的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设计意图:由课题入手,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积极性,体现了兴趣先导。]二、新授(一)自读课文。师:我们一起在课文里找找答案吧,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读一读。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随文识字。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识记重点词语与词组。[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和不同需求,选择自身喜欢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二)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水娃娃要正式给大家变魔术了,它都会变成什么呢?出示句子: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云”(1)指名读句子,结合图片,说说你的发现。(板书:云)预设:晴天穿白衣服、乌云密布时穿黑衣服,朝阳与夕阳时穿红衣服。(2)我们一起来欣赏不同时候,不同天气的云。2.师:小朋友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出来了,那“我”是怎么变成云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里找一找。出示句子: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1)指名回答,朗读句子。(板书:汽)(2)理解“极小极小”“无数”,指导朗读。(3)“飘浮”可不可以换成“漂浮”?(4)练习区分“飘浮和飘浮”。----→集体反馈。3.师:云彩给我们的天空带来了美丽的色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齐读第一自然段。)(三)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小朋友们,太阳一晒我就变成了汽,升到空中,连成一片我又变成了云,那接下来我还会变成了什么呢?请你用“——”在文中划一划,读一读。(指名回答)2.云遇冷之后就成了雨、雹子和雪,那它是怎么回到地面的呢?请小朋友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圈出表示回到地面的动作。出示: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3.三个动作能不能换一换?为什么?预设:雹子比较重,落下来比较快,所以用“打”;雪花比较轻,落下来比较慢,所以用“飘”;而雨呢,不轻也不重,所以从天上自然而然的落下来,所以用“落”。指导朗读。4.揭晓谜底师:同学们,我一会儿变成汽,一会儿变成云,一会儿又变成雨、雹子和雪,你们猜猜我到底是谁呀?(板书:水)5.课外延伸。师:水真不愧为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除了这些,它还会变成什么?学生举例。(霜、露珠……)[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过程中加深了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四)书写“池”“浮”师: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水娃娃,接下里我们就来写带有三点水的两个字。1.学生观察字形,反馈。2.教师范写。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生字的回顾认读、对字形的观察分析、教师的范写指导、学生的描红练写、教师的巡视提醒等手段提醒孩子书写正确。]三、练习1.平时我在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