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学生厌学心理对策研究计划神木二中:刘婷英语作为中考科目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英语学科在中学阶段越来越重要,老师和家长常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习评价标准,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想取得好成绩,而心有余而力不足,考试成绩不理想,慢慢地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心理。如今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孩子处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倍受家人的关爱,他们乐于生活享受,缺乏进取精神,意志不坚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较差,导致有些学生的厌学现象。为了帮助部分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以此作为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突破,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学生厌学心理的了解和成因的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厌学学生喜欢英语课堂,让厌学学生喜欢英语老师,让厌学学生喜欢英语学习,最终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一、厌学学生的心理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卑:这是大多数学困生都存在的一个心理表现。他们感到自己学习成绩差,矮人三分,因此整天不爱讲话,闷闷不乐,不合群,形成比较孤僻的性格,有犯罪感,心理负担重。2、消沉:消沉也称之为“习得的无助感”。这类学生通常是心灰意冷,不再对自己抱任何希望,对自己的成绩是伤心失望,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负面情绪上,整天一见上课就没劲,干脆睡觉,或者看课外书,每天都在叹息和无助中耗着自己的青春。3、愤怒:这类学生常把自己的失败原因归于老师、家长和同学,怪老师对他歧视,不关心他。愤怒还表现在“嫉妒”上,嫉妒周围同学比他好,千方百计挑别人毛病。把老师、家长和同学视为愤怒的对象。4、内疚:这种心理尤其女生表现明显,这类学生往往属于比较体贴家长或老师的,他们平时学习也较勤奋,争取取得较满意的成绩,但总是事与愿违。因此他们就觉得对不起家长和老师,感到内疚、羞愧,甚至流眼泪,每次考完试后,这种心理上的内疚感能持续好久,这样又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5、羡慕:这类学生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自己头脑太苯,他们对周围的人没有敌意,有的是羡慕。他们羡慕老师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羡慕每次考试得高分的同学。他们崇拜老师和学优生经常会听到他们对老师和同学称赞,但对自己失去信心,学习不努力。二、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主要有1、学生自身原因(1)学生学习英语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他们学英语只是新鲜一阵,一旦遇到学习困难或挫折就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知难而退,弃而不学。(2)英语学习方法不当。较为突出的表现如:念单词用汉语注音,记生词靠死记硬背,学语法刨根问底,练句型生吞活剥,写句子逐字对译,汉语思维离不了、摆不脱等等。(3)学生不了解英语学习的关键和重点。语言的实践与应用至关重要。换句话说,英语是交际工具,学英语的目的是获得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必须要经历大量反复的口、笔语实践练习。不少学生误以为英语可是知识型和理解型课程,仅满足于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不能熟练掌握,这就必然会边学边忘,越学越难,最终导致掉队,沦为学困生,失去学习信心。(4)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学习英语一定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逐步提高。如果语言基础不扎实,就会直接影响听力、词汇、句型和语法的学习,学习上连续出现缺漏,继续学习英语就困难,掉队也就难以避免。2、教师教学不当的问题(1)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厌学的原因。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有些老师课堂上习惯于和部分优秀的学生交流而忽视了另一部分默默无闻静坐着的学生,以优秀生的课堂表现来判断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步慢的学生学习情况没有得到关注,久而久之,使这部分学生就缺乏自信,自暴自弃。(2)填鸭式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课堂上的演说家,而学生却成为了整堂可的旁观者。被动的学习仍然是学生每天的必修课,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教材的处理方法过于呆板,没有创新。如果教师仅仅拘泥于教材,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英语只重知识、轻技能、重讲解、轻实践,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满足于学好语法,背会单词,看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