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江苏省吴江市震泽中学姬惠光(215231)很有幸能在这儿发言,也很有幸自恢复地理高考以来,一直任教毕业班地理。以往两届我们震中的文科综合列苏州大市第一。当然这其中凝结了很多人的心血。①学生的刻苦②老师的钻研③领导的关怀。就地理而言,跟我们地理教研员杨老师的正确引导,统筹安排分不开的,重视区域地理,使得我们赢得了2000届高考的胜利;编制交流试题,使我们赢得了2001届高考的胜利。2002届我们将继续以杨老师的思想为指导,加倍努力,争取在高考中续写辉煌!我发言的题目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内涵丰富,不仅是全球性的热点,也是我们大综合考试命题的热点,尤其在我们地理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又特别丰富,可以说是高中系统地理的一条主线。当我接到通知后简直不知从何下笔,匆匆写成,若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想要使学生很好地把握这部分知识,应该注意以下四点。(一)牢牢把握四者之间的关系,准确定位,不能相互割裂。就高中系统地理整册书而言,就是围绕人地关系展开的,上册是侧重地理环境,下册侧重人类活动,而联系它们的纽带及桥梁是资源(能源)。上册尽管是以自然地理为主,但其中也包含着人类活动。例如: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有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历程(新教材特别多);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讲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讲到了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第四章地壳和地壳变动,讲到了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第五章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讲到了人类在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时必须重视生态平衡。下册人文地理,更是明显突出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思想。而教材一直提供两种发展模式,人类活动和气候讲到了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对气候的良性影响;滥伐森林、不合理垦殖、乱排有害物质对气候的影响。全书最后一章,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作了总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在复习过程中就要挖掘其中的内在联系,不要忽视,否则就会游离教材的中心。归结起来;可持续发展是符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模式,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这个系统中,资源是基础,人口的数量和素质是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必须使经济、社会和生态同步发展,而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数量的增长。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适当补充: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时期人地关系原因生产力人口采猎文明恐惧和依赖水平低很少农业文明顺应(局部改造)耕作、灌溉水平缓慢增长提高工业文明征服掠夺科学和技术发展迅猛增长特别应强调的是工业文明以来,技术的发展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量成倍增长,物质资料成倍地增长,人口急剧膨胀,而环境却每况愈下。所以人们才开始思考应该怎样发展才能使人类更好地生存。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好的模式。可以适当补充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等。(二)人口问题时补充一些新鲜的知识,适应当前教学需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重大意义2000年是一个世纪的结束,也是一个新世纪的开始。在这个特殊年份进行人口普查,可以说是千年一遇,是历史的要求,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大事。进行人口普查是制定政策的需要。人口普查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工作,人口普查资料是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和前提。通过人口普查,了解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就可以制定教育政策;了解各行业人口的分布,可以制定人口的就业政策;摸清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可以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基础。此外,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民族政策、老年人口政策等等,都需要根据人口资料进行研究。可见,人口普查是国家制定社会、经济、科教等各项发展政策所必需的。没有准确的人口数据,我们很多方针、政策及发展战略的制定,就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人口普查是21世纪发展的要求。第五次人口普查是世纪之交的普查。2000年是我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又是我们确定“十五”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