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3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教学重难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个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与拓展知识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阅读】P8~9课文内容及有关插图:【思考】:1、归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说出二者的区别。2、在上一节做过的实验中分别表现出物质的哪些性质?你还能列举的更多吗?【对比】: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实例区别【演示】实验1-2,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结论练习:独立完成习题(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1)木柴燃烧,木柴能燃烧;(2)铁生锈,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3)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__________,把块状的硫研碎___________。【课堂小结】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以实验为依托,引出相关概念,对学生来说,是由实践推导出结论的第一次尝试,用以拉近化学与学生的距离,重点放在对概念的理解、记忆、区别、应用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这四个概念,比较抽象,不大容易理解,学生接受起来普遍感觉有点吃力。在教学中,我应该注意多从生活实例入手,尽可能使举的例子浅显易懂,让学生学的轻松,不至于被几个概念绕晕了。另外,也要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对于教材的处理,目前应以基础为主,落实教材内容,不要赶进度,也暂时不要加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