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掌握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大量引进外来高产农作物;棉纺织,丝织和制瓷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明清经济发展:1、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在明代从国外引进。2、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简述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条件、表现、意义。(1)条件: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朝中期以后,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起来。(2)表现: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有许多以纺织为业的“机户”。他们拥有资金和织机,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工”计日领取工资维持贫困的生活。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雇拥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拥的关系,也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3)意义: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标志。三、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统一台湾后,只留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自卫作用;但清政府闭关锁国,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四、材料“机房之内,机户出资,机工出力”1)材料中“机房”、“机户”、“机工”实质上各指什么?答: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雇用工人;机房实质上是手工工场。2)“机工”是怎样获取报酬的?答:“机工”一无所有,计日领取工资维持贫困的生活。3)“机户”与“机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答: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拥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4)这种现象出现于何朝何地?答:出现于明朝中后期的苏州、松江等地。四、课堂练习:1、原产美洲的____、____,在明代从国外引进。2、棉纺织业在____已从南方推向北方。_____是明代丝织业中心,____是全国制瓷中心。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简述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条件、表现、意义。(1)条件______。(2)表现:_____(3)意义:_____。4、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统一台湾后,只留____一处作为通商口岸。“闭关锁国”政策,进步方面:____消极方面:____。5、材料“机房之内,机户出资,机工出力”1)材料中“机房”、“机户”、“机工”实质上各指什么?2)“机工”是怎样获取报酬的?3)“机户”与“机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4)这种现象出现于何朝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