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和二战课题罗斯福新政和二战主备主核初三备课组使用者课型复习课使用日期课时第29课时教学目标: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教学过程一.自学篇提纲导学:一、先投影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美国的南北战争相对应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把知识点串起来,形成对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整体认识。二、两次工业革命:用表格整理美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引导学生认识到美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大力发展经济,使国力昌盛的史实。三、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投影出示知识点: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间:,特点:,受害最重的国家、。2.罗斯福新政内容(1)财政:大力,恢复银行信誉。(2)工业:实行法,筹划大规模的新建,这是新政中最重要的反危机措施。(3)农业:缩减农业产量,提高。作用:(1)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经济逐步恢复。(2)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范例。精讲点拨:教师在学生识记的基础上,强调罗斯福新政中最重要的反危机措施、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三、二战中的美国1了解美国最初的立场:中立2被迫参战的原因: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明确中考要考察的考点根据所给的知识提纲自读考点并完成填空对照复习指南圈化出知识点,识记知识点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4、雅尔塔会议中的美国,决定战后世界格局。1941年月日,德国突袭,战争扩大。小结:强国之路、反思历史、得出启示。巩固练习:2012年中考题(选择题)二.展示篇(一).经济危机:1.时间:1929年10月,开始国家:美国2.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3.受害最重的国家:美国和德国二、罗斯福新政1、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工业方面,政府实行“产业复兴法”2、“新”的特点体现在: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主要内容包括:财政方面,工业方面,农业方面。措施成效财政方面整顿银行使银行的信用得以恢复工业方面﹙最主要反危机措施﹚实施产业复兴法①制定公平竞争法规①防止盲目生产引起的生产过剩②调整了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③增加了就业,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②规定工人有权组织工会③以工代赈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损失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复兴了农业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德国突袭波兰上黑板默写展示完成表格实际基础二战最大的标志:二战转折的标志:二战结束的标志:4、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积极方面:①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②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不足方面: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摆脱新的危机。雅尔塔会议:1.时间:1945年2月2.地点:苏联雅尔塔3.国家:苏美英4.人物: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5.内容:(1)处置德国(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战后德国由盟国军队分区占领,实现德国民主化);(2)战后成立联合国(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3)苏联有条件对日作战(大国强权政治的丑恶表现)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五个考点二战的扩大: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的爆发二战最大的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二战转折的标志: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战结束的标志: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联合国家宣言》(1)时间:1942年月(2)地点:华盛顿(3)国家:中苏美英26国(4)内容:各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组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5)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雅尔塔会议(1)时间:1942年1月(2)地点:克里米亚雅尔塔(3)国家:英美苏(4)人物: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5)内容:(1)处置德国(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战后德国由盟国军队分区占领,实现德国民主化);(2)战后成立联合国(3)苏联有条件对日作战(6)影响:(1)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2)确立了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