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论友谊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随笔这一文体,品味、把握课文简约隽永的“格言体”风格。过程与方法:研读讨论,诵读品味,迁移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友谊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健康的友谊观。学习重点:初步了解培根的友谊观,体会培根随笔简约隽永的“格言体”风格。学习难点:深入咀嚼格言警句的丰富内涵。学习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可能都听说过古代“高山流水”的故事吧。春秋时期有位晋国上大夫俞伯牙。他是出色的音乐家,精于弹琴,据说他弹琴连吃草的马也会抬头倾听。而当时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过于樵夫钟子期。有一次俞伯牙在江边巧遇钟子期,俞伯牙用琴表现高山情怀,钟子期听后说:“美哉,巍巍兮若泰山。用琴声表现流水的情调时他听后说:“美哉,洋洋兮若江河。”两人十分投缘,结为兄弟,后来,钟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绝地摔破了琴,扯断了弦,发誓终生不再弹琴。并弃官到江边侍奉钟子期的父母,说:“子期即吾,吾即子期。”这个故事说明了知音难觅,友谊珍贵。古今中外,关于友谊的名篇佳作不计其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培根的随笔《论友谊》。二、简介随笔这种文体。随笔(随感):指一种针对生活现象,有感而发,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散文样式。它篇幅短小,题材广泛,意到笔随,自由灵活。三、请学生谈谈培根及其随笔。教师补充: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的随笔是英国散文随笔的滥觞之作,在英国文学史甚至思想史上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有一种高屋建瓴、充满哲理的大气。大都系劝世箴言式的短文,对世态人情剖析入微,影响颇大。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培根随笔有两大特点:一是在立意上具有“世界书”的高度和深度,它“不是为一国而作,乃是为万国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是为一切时代”。是在语言上有“简约体”和“格言体”的风格。《培根论人生》是他的著名的随笔集,该书选取了培根26篇写作优美的文章,包括《论真理》、《论天性》、《论友谊》等。在书中,他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语言凝练、隽永,体现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启人深思,发人深省。《培根论人生》与蒙田《随笔集》《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四、学生研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述友谊的,友谊对人有什么作用?五.培根的随笔语言上有“简约体”和“格言体”的风格,请同学们找出并朗读、品味文中简约而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六.1、研讨课文内容(1)把握课文的中心论点。(2)本文的论证思路。(3)全文的论证手法。七.阅读培根《论友谊》中的几段文宇,完成下列各题。(10分)①毕达哥拉斯曾说过一句隐秘的格言——“不要损伤自己的心”。确实,如果一个人有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损伤自己心的人。实际上,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蒋被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金。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物质通过结台可以得到增强,而人与人难道不也是如此吗?②如果以上所说已证明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因为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朋友能给你提出忠告,而且任何一种平心静气的讨论都能把搅扰着你心头的一团乱麻整理得井然有序。③当人把-种设想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他也就渐渐看到了它们可能招来的后果。有人曾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张开的绣毯。”所以有时与朋友作一小时的促膝交谈可以比一整天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