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了解德国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的基本史实,学会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2、分析在经济危机影响之下,美国和德国走不同道路的原因。通过美国、德国资产阶级为应付危机采取不同方式原因分析,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和本课内容进行整合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案例教学法中与历史亲切对话,主动参与观察、分析、归纳、对比、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作用。(2)通过了解法西斯暴行,使学生体会到法西斯统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教学要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及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难点:分析在经济危机影响之下,美国和德国走不同道路的原因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课前准备]由于这段历史大部分学生略知一二,于是在讲上节课经济大危机时把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和凯恩斯主义理论为学生做好铺垫,课后还布置学生搜集罗斯福和希特勒的相关资料。有了这些准备工作,本节课教学只要加以引导,则既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课堂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走进历史选取四幅“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美术作品与“用醮满鲜血的画笔重新粉刷地球”一幅漫画竞猜历史人物希特勒。AB两段话哪一个是希特勒说的?与希特勒相比,另外一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稳重积极勇敢。他就是罗斯福,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如果成为国家的领导人必然会引领本国走上什么道路呢?引出课题: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分析探究,梳理新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在经济危机严重时刻,恰逢美德两国进行新一轮领导人竞选,同学们根据三位候选人竞选口号选出领导人并说明理由。通过领导人竞选活动,让同学们分析美、德在摆脱危机方式上最大不同和美国罗斯福与胡佛的政策最大不同。总结出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新政”。身残志坚的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际。其“危难”用“胡佛敲起钟,美国人往地狱里冲。老兄你先跳,我是大股东啊!排队寻求工作的美国失业大军,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三幅图片作为案例来分析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总统时美国当时有哪些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如果你是智囊团成员请从以下(金融业怎样解决金融危机?工业:怎样解决企业倒闭开工不足问题?农业:怎样保障农民利益?社会救济:怎样解决失业问题?)四个方面献计献策。同学们勇于动脑善于创新大胆想象的精神值得学习。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影像资料《新政》留意哪些同学的建议得到实践的检验?并且找出疑难问题。从中发现同学们具有领导人的潜质。罗斯福说过:一个人要想赢得社会的尊重,只做到行为端正是不够的,还要积极勇敢。罗斯福把这种勇于面对和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有力地注入到美国人民心田。随之大刀阔斧地推行一系列反危机措施。新政的基础和核心是对工业调整颁布《国家产业复兴法》在各种措施的作用下,美国约有90%的企业参加了蓝鹰运动。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获得蓝鹰标志?从影像资料和教科书中能找到。通过两则材料评价罗斯福新政历史作用以及局限性。[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全国四分之三的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1935年农民的现金总收入从1933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70亿美元,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失业人数1937年比1933年减少了1200万。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对罗斯福说:“你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这种国家对经济干预使美国经济从此走上了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轨道。有人说美国二十世纪后期之所以能成为超级大国,综合各种因素最主要的有三个原因:即美国的独立——独立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南北战争;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新政等。不仅为发达国家提供了经验,而且也为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正如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所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