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陕西省山阳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陕西省山阳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2
陕西省山阳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2
邹忌讽齐威王纳谏学习内容第六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威王纳谏(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2.读准字音,结合注释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义。(重点)3.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深入理解课文。(重点)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解释重点词语④忠之属也⑤可以一战⑥一鼓作气,再而衰⑦伐⑧加⑨安二、合作探究(一)人物形象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出了邹忌和齐威王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明确:(1)邹忌:课文首先通过“三问”“三思”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然后写邹忌进谏时的“三比”,表明他又是一个忠君爱国、勇于进谏、善于进谏的人。(2)齐威王:从一个“善”字,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的开明君主;从“三赏”可以看出齐威王的明智果断和兴利除弊的决心。而“三进”“四国朝齐”则从侧面表现出齐威王措施得力、改革成效十分显著。(二)讽谏艺术邹忌进谏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有哪些?明确:(1)从家庭小事入手,以家事类比国事。邹忌将“妻私己、妾畏己、客欲有求于己”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有很强的说服力。(2)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语言委婉含蓄,容易让人接受。邹忌没有直言齐威王的弊病,而是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3)讽谏有针对性,设身处地地为齐王着想。邹忌针对“王之蔽甚矣”的现实和齐王希望修明政治、兴利除弊的愿望进行讽谏,让齐威王欣然接受。(4)运用排比句,增强了说服力。邹忌在讽谏时,连用了排比句,增强了语言气势。(三)写法探究本文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明确:(1)本文采用了“三叠法”。排比句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更造成一种步步紧逼的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王之蔽甚矣”的论点。(2)本文巧妙地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3)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三、课堂练习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人?2、“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三个方面的准备呢?为什么第三个准备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三方面:①“”;②“”;③“”3、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陕西省山阳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绿洲书城+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