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唱》导学案每日金句:不经过流血的手指怎能奏出世间绝唱,不经历苦难又怎会创造出天堂!(泰戈尔)一、学习目标:1、掌握侧面描写在文中所起的烘托作用。2、初步了解“通感”。二、资料链接1、刘鹗刘鹗,原名梦鹏,又名孟鹏,他学识博杂,精于考古,并在算学、医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类拔萃的成就,被誉为“小说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藏书家、古董收藏家、水利专家、慈善家”。所著《老残游记》备受世人赞誉,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其描写技术受到胡适盛赞。2、晚晴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三、朗读课文,积累感知1读一读,查一查,扫清障碍1、边读边给段落标上序号2、你掌握了哪些生字,写在下面。3、读完文章,这些词语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偌大: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三月不知肉味:于我心有戚戚焉:4、读读关于作者的链接资料,内容很多,需要你慧眼识珠,能够提炼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课堂上可要考考你提炼信息的能力哟。5、再读文章,概括一下文章写了哪些人物场景。标注在段落旁边或写在导学案上,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概括全面具体。四、细读文章,品析鉴赏1、思考“《绝唱》的“绝”字是什么意思?文章中谁的演唱堪称一绝?绝在哪里(概括声音的特点)?在文章中找出表现声音特点的句子。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特点的?看看你能找到多少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赏析或者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赏析:王小玉歌声“绝”从句中,看出来小玉歌声的特点,作者运用了修辞,具体作用:。如:王小玉歌声“绝”从“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这句中,看出来小玉歌声婉转柔美的特点,作用:作者运用了比喻修辞,用飞蛇盘旋山峰之间的幻想景象比喻声音的千回百折,生动形象地写出白妞声音的婉转柔美。2、既然作者对王小玉声音描绘已经形象细致,那么可不可以把其他的人物事件或场景删掉?为什么?五、练一练,拓展提升运用本文学到的正侧面描写来进行写作,最好用到通感修辞。课堂检测(巧迁移,重运用)如果再回头写写陈俊怡的歌声,你觉得你能写多少字了?很大的进步了。我们就以“害怕”为中心词,运用正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写我们的心情,好不好?当然如果你能够运用上我们今天的通感修辞那就更好了。开始吧。1、学生写作2、写作结束时,出示写作评分标准。小组交换来评改并推荐。项目打分标准打分正面描写5、至少有两种以上的人物描写1分6、有细节描写1分7、运用修辞1分8、运用通感1分5、有场景烘托1分6、有人物烘托,包括学习伙伴、讲课听课老师等其他方面烘托1分1分1、2、3、4、5、6、侧面描写其他评价7、语言有个性1分9、有自己的感悟1分7、8、得分及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