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项羽之死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客观、有创意地评价历史人物。丰富历史知识,提高认识。*了解楚汉相争的历史,掌握本课的故事情节,认识项羽其人。学习方法1课前预习:解决字词、熟读课文、基本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楚汉相争的历史。完成学案。2运用多媒体,师生,生生互助学习,了解项羽、正确评价项羽。学习过程背景介绍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刘邦多次进攻项羽都被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足以跟项羽抗衡,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在张良、陈平韩信等人的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项羽突围至乌江自刎。1.课前预习(1)司马迁,字_____。_____(朝代)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_____》。(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______,下到______太初四年约______年的历史。(3)《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___部,也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通史。鲁迅赞誉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4)给加点的字注音王我自刎垓下乌骓麾下绐刈旗(5)1.项王军壁垓下2.虞兮虞兮奈若何3.直夜溃围南出4.平明汉军乃觉之5.骑能属者百余人耳6.田父绐曰“左”7.项王自度不得脱8.愿为诸君快战9.斩将,刈旗10.项王身亦被十余创11.吾闻汉购我头千金2、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用四字短语概括出课文共写了几个场面?3、合作探究:(1).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候所心疼的只有女人和宝马,你同意这种看法吗?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性格?(2)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并谈一谈项羽悲剧性格的启示。四、讨论:假如再给项羽一个舞台,他会成功吗?五、作业:写一段评价项羽的文字,在遵循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字数不少于400字。资料链接:楚汉战争楚汉之争就是继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封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历时5年。在秦末农民大起义过程中,陈胜牺牲后,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成为反秦武装的两支主力。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六月,项羽经破釜沉舟一役,大败秦军主力40余万,注定秦朝覆灭之势,同时却也为刘邦军入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秦二世四年(汉元年,公元前207年,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岁首)十月与十二月,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推翻秦王朝。按照楚怀王原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先入咸阳,理应做关中王,但项羽自恃功高,企图独霸天下。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徙于郴县(今湖南郴州)。四月,分封天下十八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以刘邦为汉王。项羽进入秦都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不仅失去民心,也导致无法立足关中。此后他贬义帝于江南,迁刘邦于巴蜀,徙故王于恶地,王亲信诸将于善地,挑动和加剧了各路诸侯之间的权力纷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与刘邦之间的矛盾。刘邦被徙封汉王后,决定以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为基地,养民招贤,安定巴蜀,然后收复三秦。三个月后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乘齐王田荣起兵反楚的有利时机,决策东向,终于爆发了楚汉战争。项羽分封诸侯后即罢兵回归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不久,齐、赵和彭越起兵反楚,对西楚构成直接威胁。项羽不得不调遣主力击齐,以稳定局势。当时僻处巴蜀的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之际,于八月出故道,迅速还定三秦,继续东进,使项羽在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楚军主力困于齐地,无法脱身。刘邦乘隙进驻洛阳,同时,以项羽放杀义帝为由,率诸侯联军共56万人进据楚都彭城。项羽得知彭城失陷的消息后,亲自率精兵3万人回师彭城。在楚军突然袭击下,汉军56万乌合之众一败涂地,刘邦仅得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