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之魂【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2.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3.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4.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转化为我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感动中国人物故事:19岁的支月英只身来到离家200多公里,海拔近千米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那里条件非常艰苦,交通不便,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20多公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考虑到支月英的身体,组织上决定调她下山到镇里的中心小学,却遭到她的婉言谢绝,“山里需要我!”支月英说,“总要有人作出牺牲,为什么不能是我呢?”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她用36年的坚守,成就了深山娃们的梦想,她和千千万万山村教师一道,正努力实践着中国山村的教育梦。支月英的成功人生给我们哪些启迪?二、自主预习1.我国宪法指出:国家_____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力____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我们的_______,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2.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和_____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吸收借鉴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反映了社会主义的______。它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_______,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______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______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_______,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__。它是当代中国______的核心价值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_______。这种精神是一种理想、一种_____,能形成强大的_______。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_______。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进_______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4.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______,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________。青少年的价值观不仅对自己的人生有着重要的______,而且影响着未来整个社会的_______。我们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_______,转化为我们的情感认同和______。展示:1.倡导培育兴国之魂发展方向2.价值观念本质要求重大问题融为一体中国精神价值追求价值引领应该坚守3.精神旗帜信仰凝聚力和向心力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4.精神追求价值标准导向作用价值取向社会生活各方面行为习惯三、讲授新课探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阅读53-54页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哪些?点拨: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