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残酷的世界大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讲述的是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包括这次战争爆发的经过、结果、及意义,还有对它性质的分析。本教学设计将教学重点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义及性质上。教师应结合战争的负面作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指导学生在评论历史事件时注意运用史实分析和说明问题,坚持“论从史出”,形成科学的历史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条战线,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结果。2.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让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2.通过历史地图的运用,让学生学会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二)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战争与革命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概述法,讲解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媒体图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形势图》。视频:《凡尔登战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导入新课]承接上课内容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情况,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及影响。[教师引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形成了三条战线。(演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形势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页小字内容)[教师概述]凡尔登是法国的著名要塞,是通向巴黎的门户和法军战线的中枢。1916年初,德军决定进攻凡尔登,把它变成“碾碎法军的磨盘”。2月到7月,德军不断向法军发起猛烈进攻。只见一排排重型炮弹呼啸着落在法军阵地上。德军的炮火摧毁了战壕,烧光了森林,削平了山头。法军面临困境,毫不退缩,顽强抵抗,几个月后终于扭转了被动局面,在秋季开始反攻,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到12月,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终于破产。(播放视频《凡尔登战役》)[教师过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激烈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主要指什么?[学生回答]战争的范围和参战的国家。[教师点评]对。战争扩大到哪些地区?先后有多少国家参战?[学生回答]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教师引导]想一想,除了最初的六个参战国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学生回答]美国和中国。[教师点评]很好。[投影显示]在战争初期,美国利用自己的“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出售军火和其他物资,大发战争横财。战前,美国欠欧洲近60亿美元的债务,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但还清了债款,还借出了100亿美元给协约国。1917年,当交战双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时候,美国瞄准时机,加入到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协约国的劝诱下,中国政府也在这一年对同盟国宣战。数十万中国青壮年被迫给帝国主义国家当劳工。战争使各国人民深受苦难,但战争也唤醒了各国人民,引发了人民革命。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但是新政权却落在了资产阶级手中,他们继续进行战争。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发,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士兵在彼得格勒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毅然退出了这场战争。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和德国也相继发生了革命。[教师提问]想一想,美国的参战和俄国革命对大战的进程会起什么重大影响呢?分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美国的参战大大加强了协约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战势更加有利于协约国;人民革命有力地冲击着各国帝国主义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战争的结束。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特别是各国革命运动的打击下,1918年10月奥匈帝国土崩瓦解。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教师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