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四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使学生认识到沙俄与荷兰都是欧洲国家,当时它们在中国的活动都是侵略行为。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康熙皇帝在解决台湾问题、中俄边界争端问题方面的决策和举措是正义的、正确的、英明的,他为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大陆与台湾当今的分歧是我国的内政,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是中国海内外一切爱国者的共同愿望和我国的国策与任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是我国的外交原则。知识目标1.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2.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新旧知识联系与整合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3.培养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社会联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或挂图、小黑板插图、地图等)配合,指导学生进行抢答问题、描述故事、讨论问题及编写提纲等活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学生自编历史故事,使学生掌握本课知识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通过抢答问题,使学生掌握中俄《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难点:通过讨论或辩论,使学生正确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课前导学1.了解历史上与当今现实社会中的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我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了解台湾的政治地理概况;了解国际势力对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影响。2.了解东北的地理特点和现状。教学渗透点1.对于当今台湾问题的认识;2.对于国际关系准则的认识。教学资源1.电教设备2.自制幻灯片(或投影图片、挂图、小黑板):卫温到台湾、隋朝使节访问台湾高山族、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等情景图幻灯片或投影若干幅;雅克萨战役演示图一幅;文字图片若干幅。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举行看图说话比赛(以游戏棒或其他物品记录学生得分);按四个自然组抢答问题正确答案1.公元230元,孙权派将军卫温、诸1.下图是根据大陆人民大规模到达台湾史实的第一次明确记录绘制的想象图。请说出该事件的时间、人物、意义以及当时台湾的名称。教师评价并为第一轮得分的小组计算分数。2.根据下图说出继孙权、卫温之后,我国历史上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帝王、朝代及意义;并说出台湾当时的名称。葛直率船队到达台湾。当时台湾叫夷洲。卫温这次夷洲之行,使得以后台湾和大陆上的经济、文化联系逐渐密切起来。2.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台湾,详细调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政治经济情况。从隋朝起,大陆人民对台湾的了解越来越清楚,联系越来越密切,大陆移居台湾的人也逐渐增多。当时台湾叫流求。图中人物有高山族和汉族。3.台湾一向属于中国(或不可分割的领土)教师评价并为第二轮得分的小组加分。3.从上述史实中你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是什么?教师为回答正确的小组加分并转入新课。教学新课一、“开辟荆榛逐荷夷”请学生阅读课文抢答问题(以游戏棒或其他物品记录学生得分):1.荆榛的含义是什么?2.荷夷的含义是什么?3.如何理解“开辟荆榛逐荷夷”?教师评价并为第三轮得分的小组加分。结合课文看图编述历史故事(要求尊重史实、语言生动)正确答案:1.台湾当时的荒蛮景象。2.“夷”在当时指外国人;“荷夷”指荷兰侵略者。3.郑成功收复并开发台湾。四组各推荐一人,限时2分钟。故事主要内容:荷兰人趁明王朝腐败无能,于1624年开始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亲率二万五千士兵,船舰三百多艘,从金门科罗湾出发,经澎湖列岛,向台湾进军。郑成功登陆不久,就向荷兰军队主要集中的赤嵌城(今台南安平)发动进攻。在海上,郑成功指挥几十艘战船将荷兰增援的一艘最大的军舰紧紧围住并一齐发炮,使该舰中弹起火,很快沉没,其余战船吓得掉头就逃。荷军惨败后,派人向郑成功求和,想以进贡白银的方式继续占有台教师点评并根据师生意见为各小组加分。组织课堂讨论:讨论题:1.成功收复台湾有何意义?2.台湾何时归属中国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