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万众一心奔小康二次备课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帮助他们了解我国人民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2.正确理解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3.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和奋斗目标,培养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三、【教学方法】活动教学讨论四、【教学过程】生活在线(导入新课)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和行动?探究平台出示一组老照片,学生观看后思考下列问题1.结合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内容,说说这几年自己家乡面貌有哪些大变化、大发展。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2.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请你描绘一下你心目中憧憬的生活(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进行描述)。学生思考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出示信息点击有关内容信息点击1: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康之家、小康生活,主要说的是个人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一般指经济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际关系上文明礼貌、温馨和睦,生活环境上安全舒适、健康快乐。信息点击2:我国经济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3.根据上述信息和你对生活的感受,你认为我国现阶段人民的生活已达到怎样一个水准?请举例说明。在学生回答的上,教师提炼总结: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民感受到了小康。感受小康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4.这一目标实现后,我国又将进入怎样一个发展阶段?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到2000年,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出示一组反映我国落后地区贫困群众生活片段的图片出示图表2005年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情况比较表结合图片和图表内容,探讨下列问题:(1)上述图片和图表反映了我国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人们生活水平的差异;还存在贫困问题;关注贫困(板书)(2)针对上述问题,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帮贫助学”工程1.党和国家为解决贫困问题采取的措施(板书)(3)面对上述问题我们个人应有怎样的态度和行动?(4)你认为解决贫困问题,关键要靠什么?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关键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板书)内容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23042元953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65元2192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11523元8031元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8.16年7.12年(5)观看上述图片和阅读图表后,你对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又有什么新感受和新认识?师生共同探讨总结:第一,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第二,小康还要向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3、对我国目前小康水平的认识(板书)教师:为此,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绘制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又对这一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目标信息点击3: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