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不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又使自然资源具有社会属性。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还属于历史范畴,表现为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历史阶段)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本条“标准”基于上面的认识,改变以前高中地理课程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状况,而是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渗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几个问题。教材对水资源的概念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作了解释。通过对水资源丰歉衡量标准引出世界以及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并且侧重以“水资源”作为一个案例,突出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让自然资源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措施入手,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教材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必修一自然地理与必修二人文地理的链接点,通过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加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并且,帮助学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水资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资源,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有切身体会,这方面的内容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对于水资源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接触较少,必须重点讲解;另外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为案例,分析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比较困难,需要通过设计情境学生讨论以及实例的学习来达到。同时,在我们生活的华北地区,水资源比较短缺,水资源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非常明显,了解水资源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的开发利用的演变,更加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受到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的影响,从发展的角度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利于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学习目标】1.能够阅读文字资料,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举例说出自然资源的类型2.能够运用相关地图,说出水资源的组成及时空分布特点3.能够阅读教材文字资料,归纳水资源的特征4.能够根据情境分析说明在古代和现代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5.能够对身边其他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进行调查,掌握分析其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的方法6.能够通过人类活动引发水污染,水污染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等事例的学习,初步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识【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水资源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难点:通过水资源的学习,学会分析其他自然资源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情境教学,探究【教学设计思路】学生通过听音乐引入水资源,和水资源的定义与特点,通过调查了解水体类型,通过时空穿梭情境设计结合书中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的案例分析水资源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调查讨论了解自然资源的类别,进而出示房山地区石灰岩矿产,学生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分析不同生产力条件下石灰岩矿产的开发利用形式。【教学资源选择】高山流水乐曲学生拍摄身边的自然资源图片陆地水视频周口店猿人洞图片华表图片房山溶洞图片水泥厂图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始导入新课听音乐水资源指导讨论身边资源水资源定义水体播放视频总结定义观察分类不同时期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