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2.尝试了解当地空气质量;过程与方法采用调查、资料分析、讨论、实验等方法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学习的主动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关注大气污染问题;2.认同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教学重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教学难点调查统计落实程度,设问难易程度的控制。教学方法讨论、调查、讲述教具与学具相关资料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1.提问:教室门窗紧闭一昼夜后,第一个进教室的人会有什么感受呢?2.展示:我们每天需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空气质量与人的关系息息相关。(出示沙尘暴袭击北方的图片)3.指导学生交流事前收集的各种信息。1.指导阅读资料分析2.讨论:(1)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高?(2)请你收集有关资料,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为什么会逐年上升?(3)请统计你周围的人在一天24小时内,大约有多少时间在室内活动?3.小结: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这些有毒物质既可以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各类呼吸系统疾病,也可以通说感受观察思考交流阅读资料讨论了解当地空气质量小结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并通过孕妇影响优生优育,降低人口素质。1.调查了解学生关注生活习惯,看电视是否看天气预报?2.指导阅读课本显示的网页文字及数据。3.指导学生观看课本图片,并展示学生调查北京空气污染实况。1.五点取样法是我们进行测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同学们课后亲自测量关注我们空气中尘埃粒子状况。2.为了减少大气污染,我们该怎么做?控制污染排放,大面积植树造林。交流阅读观察学会测算法写一份防治大气污染的建议书设计理念按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的理解,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使其行动上真正做到热爱大自然,珍爱大自然,建立生物圈中的人的观点。板书设计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