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飞机起飞时的要求1乘机的服装选择乘坐飞机外出,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件高兴事。旅客一般不太重视个人着装问题,认为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穿得体体面面、风风光光是很快意的事儿,何必为此评头论足呢?这种说法并无大错,但为了每个坐飞机旅客的生命安全,从有备无患的角度出发,还是给大家提个醒儿。若大家注意到乘机安全,有安全这根弦儿,在选择乘坐飞机穿的服装时,就应有所侧重了。有20%的飞机失事伴随有火灾。飞机起火后火势会在客舱内蔓延开来,旅客这时在客舱中乘坐或从客舱中紧急撤离,都有可能接近火焰。火焰与旅客穿的衣服相遇时,旅客穿的衣服遇火燃得快慢,其产生后果就大不相同了。选择阻燃性能好又能起到保护作用的服装,对坐飞机的安全很有帮助。下面谈一谈坐飞机服装的选择,供坐飞机的旅客参考。(1)穿长袖上衣和长裤,以保护你的皮肤免遭火焰灼伤和热辐射;(2)毛料服装阻燃性能好,其对身体和皮肤的保护作用也好;(3)合成纤维织物并非都不好,聚脂是适用的合成纤维织物;(4)浅颜色服装反射热辐射的能力比深颜色服装强得多;(5)根据当时气候与天气情况,穿多层服装比穿单层服装好;(6)有人为装饰爱穿稀松织物或缀绒毛边,其实稀松织物比紧密织物易着火;(7)不但缀绒毛边不好,穿有绒毛的衣料更不好,当遇着火苗时会立即起火;(8)紧身衣服是危险的,因为热辐射可以穿过紧身衣服直接传到皮肤;(9)紧身衣服不好,是否宽大衣服就好,不然,宽大衣服鼓风且易勾挂也不好;(10)出远门,穿高跟鞋是不好的,坐飞机穿高跟鞋也是不好的,因为不利迅速撤离。阻燃对一些人有些陌生,其实阻燃就是阻止燃烧的程度,衣服材料的阻燃性能,是可以通过科学的实验测出来的。但对我们常人来说,建立阻燃概念也不难。你要以拿你常穿的衣料布头剪相同长宽的布条或拿几种相同长度不同材质的线段,用火焰大小相同的火种点燃,燃烧相同的时间,看其燃烧掉多长;或燃烧一定长度,看其用时间的多少。前者的结论是烧得短的比烧得长的阻燃性能好些;后者的结论是烧的时间长的比烧的时间短的阻燃性能好些。另外,易燃则熔,阻燃则焦。还要告诉大家,飞机失事时,衣兜里的梳子或铅笔都可能伤人。因此,乘坐飞机之前,应尽可能地清除衣兜的杂物,并摘下领带、围巾、眼镜、头饰等可能造成伤害的物件,以确保乘坐飞机的安全。2安全检查保安全坐飞机,接受安全检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部门和世界各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部门,对上飞机前的安全检查都十分重视。旅客不但应对这严格而又复杂的手续密切配合,并且要尊重安全检查人员的工作,不能不耐烦。这个原因很简单,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尽力确保旅客和飞机的安全。为了保障飞行安全,旅客交运的行李和手提物品内不得夹带下列物品:(1)装有报警装置的手提箱和公文箱;(2)压缩气体,包括易燃气体、非易燃气体和毒气,如野炊用燃气;(3)带有传染病菌的物品;(4)炸药、弹药、烟花爆竹和照明弹;(5)腐蚀性物质,如酸、碱、汞和湿电池;(6)易燃液体和固体,如打火机和加热用燃料、火柴和易燃品;(7)氧化剂,如漂白粉和有机过氧化物;(8)毒药;(9)放射性物质;(10)其他限制性物品,如磁性物质或使旅客、机组人员讨厌或恼怒的物品。在自用合理数量内,旅客可以携带一定量的药品、医用器械、化妆用品、烟具、酒类。其中烟具不包括汽油、打火机。近年来,在国际上,劫持飞机或企图劫机的事件不断发生,在我国也曾发生过几起劫机事件。为了飞行安全,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相继制定了3个有关安全方面的公约,我国也都加入了。这3个公约就“劫持、破坏飞机及导航设施属犯罪行为”等作了明确规定。根据这些公约,许多国家对犯罪分子都给予了极为严厉的惩处。我国境内的各民用机场,对中外籍旅客及其携带的行李物品,一律实行安全检查。同时明确规定,拒绝接受检查者,不准登机,损失自负。目前,安全检查程序主要有三项:(1)查验证件。在步入安全检查区后,首先应将身份证件、机票、登机牌及随身行李交出来接受检查。经安全检查人员查验核对后,在登机牌和手提行李标签上加盖查验印记。(2)用仪器检查行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