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关社区以房管人汇报材料***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以房管人管理示范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人口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流动人口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传统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是参照户籍管理来规定、制定的,具有属地的特征,而流动人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人户分离,流动性大,从业分散,接受管理服务的意识淡薄。这样就造成了流动人口底数摸不清,信息不畅通,管理不及时,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仅仅依靠坐等流动人口上门登记或居委会干部登记的办法,很难真正摸清流动人口的实际底数,掌握婚育信息,落实管理服务,这给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带来了可乘之机,成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隐患。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流动人口,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2009年初,***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为核心,坚持流动人口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和“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形成公安、工商、城建、人口等部门密切配合,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为建立健全“以房管人、优质服务、区域协作、两地互通、信息支持”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发挥示范作用,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途径。在东关社区开展以房管人试点工作,2010年在全镇10个社区全部推广,具体做法是:一、健全网络摸清底数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流入人口计划生育协会,今年在人口集中是商贸城成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同时优化了社区“以房管人”计生管理服务工作体系,使“镇政府—居委会—居民小组——流动人口协管员—信息员”五级责任链全面发挥。强化社区干部负责人、组长和辖区单位计生干部任联络员的责任,第1页共3页在社区经群众推荐,挑选思想素质高、德高望众又热心于计划生育事业、大家公认有责任心的老党员、老干部和老职工作为信息员,还可在低保户中择优选用,日常工作由1名负责人带领3-5名联络员,每名联络员联系20-30户。从3月25日到4月5日10天时间,在辖区内从开展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拉网式”的流动人口集中清查清理活动。做到街不漏巷、巷不漏栋、栋不漏户、户不漏人地采集计划生育有关信息。逐门逐户填写《人口登记表》,摸清房屋的使用情况,并按照本镇常住、县内流动、市内流动、省内流动、省外流动等情况分类标注。凡是将房屋出租或出借给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的,要将其基本情况及婚育避孕节育状况填写清楚,纳入重点管理服务对象。同时签订《房屋租赁计划生育责任书》《流入育龄人口计划生育合同》。二、绘图明示重点绘制出“两图”。一是《东关社区以房管人网络图》《东关社区家属楼小区户况显示栏》,用a表示常住户,用b表示流动人口用,c表示无人居住房,用d表示其他社区住户。二是居委会将社区内的所有巷道、楼栋,按照实际地理位置和使用情况,绘入《东关社区以房管人网络图》平面示意图。三、建立台账通过入户,东关居委会把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登记在《人口登记册》上,同时建立《以房管人户主姓名底册》、《已婚育龄妇女基本情况统计表》《已婚育龄妇女累计节育情况统计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情况统计表》《户口分布情况统计表》《以房管人住户变更登记册》。清楚详细地掌握了每一个流动人口和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情况。四、明确责任通过签订《房屋租赁计划生育责任书》《流入育龄人口计划生育合同》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这个责任书、合同书把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责任落实到了房屋产权人,把管理与服务的重点落实到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责任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横到边、纵到底的全面覆盖。第2页共3页五、优质服务流动人口的租住情况清楚后,我们改变服务方式,变“坐等”为“上门”,主动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上门免费发放宣传手册、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及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相关知识;上门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为其办理相关生育服务证件,减少流动人口往返之劳;上门对药具的使用进行随访,免费为流动人口发放避孕药具,落实避孕节育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