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管理》之培养员工自觉遵章守纪的一点思考 VIP免费

《安全管理》之培养员工自觉遵章守纪的一点思考 _第1页
《安全管理》之培养员工自觉遵章守纪的一点思考 _第2页
《安全管理》之培养员工自觉遵章守纪的一点思考 _第3页
培养员工自觉遵章守纪的一点思考关于安全管理的有关措施与方法,管理人员提出了不少点子,其中不乏很有价值的措施。如危险点分析预控、检修公文包、作业安全交代卡等。但方法提得再多、规章制度定得再好,没有员工有效地实施执行依然等于零。谈安全不是在会上谈,在纸上谈,在嘴上谈,而应真正地实施,具体到现场每一项工作中去,这才是根本。我们现在所缺的不是方法、措施,真正缺的是深入、落实和执行。这就要求每个员工认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使每项工作都能”到位”,不流于形式,不作表面文章,否则,就难以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电力安全生产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人散,又由于人是较复杂的,人的思想也是最活跃的,而企业的安全监督力量也是有限的,根本无法做到时刻跟踪,盯牢现场。因此,若想将措施真正落实到位,需要大力地开发人的自觉性,让员工自觉地遵章守纪,才能从源头堵住各种各样的违章行为。由于所站的层次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有所不同。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员工,笔者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1让人性化管理渗透于安全生产之中企业管理的根本点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个性、受特定精神力量控制的。它建立在现代人对人的本性和人的需求的充分肯定之上,它不在于企业对人的硬约束,而恰恰在于对人的软约束。企业文化强调的是内涵而不是表面,重视创造环境、重视对人的基本价值观、对人精神世界的引导和控制,以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开发员工的动力源泉、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如果在安全规则的约束下,员工只是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是一种创造性的控制,这样的安全生产可控空间就显得很小。企业文化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身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应从科学走向科学加艺术,从刚到柔,即让人性化管理渗透于安全生产之中,创造一种平等尊重、积极主动、和谐严谨的安全文化。在生产场所,经常可以看到企业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的警句或标语,如:”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进入生产现场必须带安全帽”、”厂区内严禁吸烟”等。这些标语或警句,从保证人身安全的角度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是无可非议的,但强制命令色彩很浓,会使人本能地产生一种逆反的、对抗的心理。如将上述安全警句或标语换成”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您注意安全”、”请把安全牢记心中”等,会使员工感到亲切,心理活动与警句或标语内容形成共鸣。这种人性效果要比强制命令的效果好得多。管理人员要经常和员工一起讨论安全问题,启发员工查找工作中的违章现象,让员工自己体味和想象违章违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员工充分理解某种正确的观点和思想。让员工感受到安全管理人员不是对头,而是朋友;不是工作中的无理制约者,而是好帮手,增强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安全管理人员应用爱心和耐心,带着真情去认真工作,尽自己所能,为员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努力实施,让员工有真正被重视、被保护的感觉。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帮助其解决问题,以消除和缓解不安全思想因素,做到”时时处处了解人,真心真意尊重人,实实在在关心人”。当前,在生产现场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安全管理人员一到现场,员工就紧张地挂安全带、戴安全帽,甚至为了避开检查、监督,活都暂时停下不干了。而管理人员一走,各种违章行为该发生的照样发生。为啥?因为员工认为领导总在吹毛求疵,他们一到现场准没好事,这是长久以来在员工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势。如果管理者到现场不只是一味地查问题、挑毛病,而是多给他们以亲切的问候、温暖的叮咛,让员工真实地感受到领导的关怀,明白安全生产不仅是为公司、为部门,而是实实在在地为自己,就能自觉地扛起安全的大旗。感情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以章罚人不如以情动人。让人性渗透到安全工作中去,切切实实地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2教育培训不可缺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强化员工安全工作意识,以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自觉性。对青年员工结合岗位培训,加强其对习惯性违章的认识,广泛开发年青人朝气蓬勃的创新思维,为安全生产多出点子。针对设备、管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