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安全管理打造平安和谐锅炉房20xx年7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7月1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23号),就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分析了我国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提出的“三个坚持”既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更加全面。提出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更加明确。是指导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公司员工通过学习贯彻落实文件对锅炉房管理采取了许多新举措,新做法,并且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经验。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它处在安全生产的第一线,既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执行者,也可能是法律法规的违反者,如果广大企业和企业人员遵章守纪,按章办事,就会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全国的安全形势就会稳定。否则,就会事故多发,灾难不断。抓企业的安全生产,就是抓住了安全生产的牛鼻子。锅炉是以水、蒸汽为介质的直接与火接触的压力容器,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一系列的受压部件、附件和辅机等。锅炉的正常运行包含着燃料的燃烧、传热以及工质流动等诸多过程,因而启动一台锅炉要进行多项操作,花费较长的时间,要用较多的精力去组织各个环节的协同动作,使锅炉运行逐步达到正常状态。对锅炉房的管理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新的突破:1、强化人的管理。一是强化领导责任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制定规章制度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锅炉房能否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管理人员的素质高,那么他就能更好的检查与督促司炉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制止司炉工的不安全行为,同时又能及时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从根本上治理事故隐患,将发生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反之,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就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理事故隐患,也就不能保证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所以说,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确保锅炉房安全运行的根本保证。二是强化职工安全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企业用工要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没有对司炉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司炉工无证上岗的企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这里所说的司炉工的不安全行为一是指司炉工的无意不安全行为,二是司炉工的有意不安全行为。有意不安全行为是司炉工在有意识的冒险动机支配下产生的行为:无意不安全行为是司炉工不知道本身行为的危险性,或者没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技术而产生的操作失误。减少司炉工的不安全行为,主要从司炉工的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上下功夫,使整个班组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加强各项制度的健全、落实与学习,特别要加强对锅炉操作规程的学习,从根本上消除司炉工的不安全行为,杜绝违章操作现象的发生。主要从以下几种情况着手对司炉工的进行教育与管理:(1)个别司炉工的技术素质、文化素质较高,这容易使他产生一种经验性的侥幸心理,认为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偶尔的不安全行为不会引发事故,这就要求我们管理人员针对个别司炉工的这种侥幸心理教育他们,使他们真正懂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道理,告诫他们,如果他的侥幸心理恰好与锅炉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交织在一起,就一定会引发事故,让司炉工自觉实行安全行为。(2)教育司炉工消除嫌麻烦、怕费力、得过且过的懒惰心理,一定要按照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及锅炉房的各项规章制度去做,严格执行锅炉安全操作规程,不能因为怕费力而省略必要的操作步骤或不使用安全装置而引发事故。(3)教育司炉工不要被好胜心、好奇心或偏见等驱使,产生一些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偏要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4)教育司炉工不要为了凑热闹、为了满足自己某些心理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