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学报告实验目的了解食物中毒的概念,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熟悉各类食物中毒潜伏期和所有的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食物调查处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二、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根据和原则要求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以及有关法规、条例和地方性有关规定等实施。主要是明确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处置病人、调查原因、处理食物,对肇事人员(法人)进行或协助进行卫生的、行政的和法制的善后处理。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原则要求一是提高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即一切结论、结果都是详实的,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二是工作合法性,即一切调查处理工作都是有法律根据的,即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规定之内,开展调查处理工作;三是工作的有效性,即切实解决必须回答的问题。讨论问题1。对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法律依据、基本内容和原则要求有哪些。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案例讨论1.案情简介×××市卫生监督所于1996年8月5日晚8时接到×××医院值班医生王×关于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的电话报告。报告称:该医院收进了30余名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这些病人都是某高校某期同学。市监督所值班食品卫生监督人员立即携带平日准备好的调查用品,包括急救箱,现场检测采样用品,调查登记本,取证工具等,立即奔赴现场。讨论问题2。监督所如何建立食物中毒报告系统。怎样做到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能立即出动。2.现场工作步骤及内容(1)妥善安置病人。监督员到达现场后,了解到该医院已接收36名病人,床位已满,还有些病人急需入院,于是向市卫生局汇报,随后由卫生局进一步安排了40名病人到另二处医院第1页共6页住院,这样,所有病人都得到了安置。经了解,医院对病人的救治措施基本符合食物中毒急救常规,于是监督员转向其它工作。讨论问题3。食品卫生监督员在中毒现场对病人负有什么责任,如何工作。(2)调查判定本次事件是否食物中毒。监督员询问病人中毒情况,并一一登记在调查表内。了解到本次中毒共70余人,都是大学同期同学,同学会中午在海鲜酒店吃了大量海鲜,病人均在48h内发病,以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为主,粪便为水样便,部分病人出现洗肉水样血水便。并伴有呕吐、发烧。初步印象是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同时提请各医院医生参考此印象,进行诊断抢救治疗。讨论问题4。在现场尽快判定是否食物中毒及得出印象诊断有何重要性。(3)调查确定致病餐次和可疑食品。监督员经过调查询问,认定中毒病人都是同学会聚会的同学,都在海鲜酒店吃过海鲜。进一步调查发现,发病者绝大多数是男同学,女同学很少。原因是一位女同学发现凉拌海蜇皮有异味。她一说,绝大多数女同学都不吃这个菜,而男同学则不以为然。所有吃过凉拌海蜇皮的人都发病,而未吃者无一发病。查询疫情资料证明,近期当地没有类似临床特征的传染病流行。由此认为,发病前中午是中毒餐次,首例发病潜伏期只有6h,大部分病人均在食物后10h发病,“海蜇皮”是可疑中毒食物。讨论问题5。如何确定可疑餐次、可疑食物。如何结合潜伏期与临床表现做出临床诊断。(4)中毒现场处理:为防止食物中毒再次发生,根据上述印象诊断,通知海鲜酒店,停止销售及食用“海蜇皮”,并就地封存;并通过进货渠道,找到卖海蜇皮的摊点,并就地封存;凡接触过“海蜇皮”的工具,器皿一律消毒处理。讨论问题6。此项现场处理及封存可疑中毒食品有何重要性。如何保证彻底执行该项处理措施。3.中毒病人临床症状80%病人潜伏期为6~10h,最短1h,第2页共6页最长48h。男同学多,女同学少。85%病人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阵发性绞痛,继而腹泻,每日5~6次,多者达20次以上。粪便为水样或糊状,约有15%的患者出现洗肉水样血水便,少数有粘液或粘血便,但没有里急后重症。多数患者在腹泻后出现恶心、呕吐,体温一般为37.5~39.5℃。回盲肠部有明显压痛,病程2~4日,因抢救及时,无一例出现脱水、休克及意识障碍。病人经5~7天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讨论问题7。根据临床表现,可诊断为哪种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怎样与细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