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学年学校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新学期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以学校三年进展规划为导向,以老师成长促进学校进展为目标,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五还”为讨论的抓手,打造一支个性鲜亮、团结协作、充满智慧的讨论型老师团队,塑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同学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二、主要工作(一)常规工作“日常化”、1.健全集体备课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聊天式的学习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讨论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地点。根据行事历的时间安排进行有专题的集体备课(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讨论一些基本课型。)2.推行随堂听课制度发扬门户敞开,随堂听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交叉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的听课等活动,共同讨论真实的数学课堂,课后进行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老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老师内在的一些观念。3.建立学习沙龙制度仔细读好“新基础教育”的三本书,定期进行读书沙龙活动,沟通读书心得,初步了解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老师逐步用“新基础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提供对话沟通的平台,针对“新基础教育”的学习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充分利用华师大专家组理论引领和共同体的信息沟通,及时了解新基础教育的讨论动态,确定数学专题讨论的方向。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基地学校的系列活动和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提高老师的理论素养。4.加强常规管理制度第1页共4页每月25日左右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老师的备课、反思、同学的作业。)主要由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每个学期进行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基础达标体系,每个年级每学期确定一项单项小型竞赛。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针对低年级同学的身心进展特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考核评价上作进一步的调整,评价目标更加多元化,综合运用笔试与面试等方式,口算、笔算、操作等考核方式,在平常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以减轻期末考试时同学的压力。(二)研讨活动“专题化”讨论过程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活动的设计与推动考虑可行性与实效性。研讨活动以“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五还”为讨论为抓手,以全体老师的积极主动参加为准则,实实在在地在课堂实践中感悟“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三)老师进展“自主化”1.自主选择——小课题的讨论老师们可以选择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感兴趣地问题,或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自主选择,确定小课题,进行课堂教学讨论。具体操作如下:个人自主申报,自由组合,仔细作好过程记录,学期末进行课题展示与沟通。各小课题的讨论做到“四重”要求:重讨论、重过程、重实效、重积累。2.自主进展——业务素养的提升(1)积极参加常州市组织的青年老师素养竞赛活动(2)在反思中成长30周岁以下的老师每周有一篇至少有质量的教学反思;35周岁以下的老师每月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40岁以下的老师每学期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3)及时总结,撰写论文在学习理论、开展教改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第2页共4页(4)同伴互动,取长补短。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模板仅供参考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