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胆道梗阻概述•CT影像诊断contents•磁共振影像诊断•护理与治疗目录•病例分享与讨论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发病机制与病因发病机制病因恶性胆道梗阻的主要病因包括胆囊癌、肝外胆管癌、胰腺癌、壶腹周围癌等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诊断CT检查技术010203增强CT扫描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扫描常见CT表现01020304胆道扩张胆道肿块淋巴结肿大肝实质受累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鉴别诊断MRI检查技术磁共振成像原理MRI设备扫描过程扫描参数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产生信号,通包括磁体、射频发射器、接收器和计算机系统等。患者进入MRI扫描室,躺上检查床,接受扫描。包括磁场强度、序列类型、层厚、间距等。过重建这些信号形成图像。常见MRI表现胆道梗阻淋巴结转移。肿瘤征象血管侵犯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MRI表现,综合判断是否为恶性胆道梗阻。鉴别诊断与良性胆道梗阻、炎性狭窄等鉴别,根据影像特征和临床资料综合判断。一般护理措施监测生命体征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感染预防血栓预防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出血预防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征象,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及时采取止血措施。患者教育及心理护理疾病知识教育心理护理典型病例展示病例1患者,女,56岁,因右上腹疼痛、黄疸就诊,CT和磁共振成像显示胆总管下段占位性病变,诊断为恶性胆道梗阻。病例2患者,男,72岁,因食欲不振、皮肤瘙痒就诊,磁共振成像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诊断为肝内恶性胆道梗阻。病例分析与讨论分析讨论经验教训总结经验教训对于疑似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应尽早进行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以便早期确诊。同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反馈给医生。在病例1中,患者就诊时间较晚,已出现黄疸症状,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胆道梗阻的警惕性;在病例2中,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因此,对于高龄患者应更加关注其基础疾病的治疗和护理。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