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应急处置预案校园突发事故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师生的生命安全,妥善处臵学校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保障师生安全,减少损失,维护校园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讯速、处臵有力的应急处臵体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一、总则。校园突发事件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突发性,对师生人身安全、学校教育教学、学校财产、师生工作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等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危害的各类紧急情况。校园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安全事故(火灾、公用设施故障、建筑物倒塌、学生集体活动中发生事故、交通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等)、群体性事件(严重校园治安案件、游行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大风雪雨、破坏性地震)以及恐怖暴力袭击等。本着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协调配合、依靠科学、整合资源等原则,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健全应急预案,掌握应对突发事件主动权,保障师生安全,减少损失,促进校园的安定与稳定。二、应急与响应级别。校园突发事件按影响大小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性、重大性、特大性三个级别。应急响应相应级别为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1、一般性突发事件:在校园发生的可能涉及师生人身安全,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可能造成一定影响,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以学校为主可以处臵,按规定必须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的突发事件,起动Ⅲ级响应。2、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发生的,对师生人生安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伤害,死亡1人以上或多人伤情严重,需由学校和当地党委政府及所属教育1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处理,甚至需由地方党委政府组织部门处理,按规定必须向市教育局报告的突发事件,起动Ⅱ级响应。3、特大突发事件:对师生人生安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造成特别重大危害和恶劣影响,出现跨学校甚至向社会蔓延扩散的态势,死亡3人以上,需由当地党委、政府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协调处臵,甚至需由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处臵,按规定必须向省教育厅报告的突发事件,或按有关应急预案确定为特大级别的紧急情况,起动Ⅰ级响应。三、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与职责。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校长担任,其成员有学校党支部、办公室、德育处、总务处、教务处、工会领导组成。学校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居安思危,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的安全状况及动态,提出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对策和措施;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做好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证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公共事件应急机构电话:消防(119)、公安(110)、医疗急救中心(120)、交通事故(122)等。成立抢险救援应急小组,成员由青年骨干教师组成,应急人员到达现场后,做好自身安全防护,迅速撤离现场周边人员,抢救受伤人员,防止和控制事态蔓延先期应急处臵工作。四、临时现场指挥部。学校一旦出现火灾、群体性活动安全、公共卫生事件、房屋倒塌、自然灾害以及战争、恐怖等紧急情况后,学校负责人、各部门领导和教师应迅速到达现场及相关的工作岗位,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迅速组成临时现场指挥部,组织、安排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抢救、自救和疏散工作,立即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抢救及现场处臵工作。必要时当地的党政领导(街道)、教育局可派有关领导直接参与学校临时现场指挥部的工作。五、应急预案。2(一)校内发生火灾漏电、房屋倒塌等紧急情况预案。1、切断各楼层电源。2、发生火警,先以灭火器扑灭;火势蔓延,急打“119”;房屋倒塌且有人员被埋入,急打“110”、“120”,并有组织、有序地进行抢救。3、迅速向当地党委和政府、县教育局等有关负责人报告。4、开通全部安全通道,学校教师、门卫和其它员工组织学生有序撤至安全地带,并阻止学生救火救灾。5、配合消防、医院等单位,做好自救工作。6、尽可能保护现场,做好涉及本案的有关证人证词记录。(二)学校食堂发生中毒事件的应急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