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仅供参考】社区帮教工作计划部门: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社区帮教工作计划社区帮教工作计划2024年,全市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是: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仔细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宜昌市政法工作会议和中办发〔〕5号文件、鄂办发〔〕45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推动三项重点工作,以提升社区矫正质量和安置帮教工作成效为重点,加强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为维护全市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2024年,全市社区服刑人员做到零脱管、零漏管、零重新犯罪,就业安置率90%,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90%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办理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今年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一、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为核心,推动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健康进展(一)全面推行风险评估和心理矫正。根据《省社区矫正对象风险评估管理规定》,法律规范各类评估指标的运用,严格风险评估程序,并将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在管理中要严格执行社区服刑人员外出务工经商、迁居、请销假的有关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今后对未经批准的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活动区域的应视同脱管严肃处理。要建立健全重点对象名册,对重点对象要一月一次走访、一月一次谈话教育、一月一次心里咨询。通过管理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的非监禁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坚决杜绝、制止非监禁刑罚执行的随意性。积极运用心理矫正方法,强化帮教效果,提高矫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二)仔细开展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严格落实分类管理和分阶段教育,明确和法律规范分阶段教育内容,深化个案矫正。在入矫教育阶段,要结合判决书引用《刑法》条文的内容开展在刑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行为的危害性,引导其认罪服法。在常规教育阶段,要侧重进行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帮助他们增强法制观念、培育健康人格。各镇(街道)每季度至少要开展一次集中常规教育活动,每次活动要有签到记录、有教案、有记载。在解矫教育阶段,重点围绕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开展法律教育,帮助其第2页共6页学会用法律手段解决工作、生活中碰到的纠纷和困难,巩固矫正成果。(三)强化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奖惩。根据《省社区矫正对象奖惩办法》的规定,加大行政考核奖惩和推动司法奖惩的力度。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组织、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要加强沟通、协调与配合,仔细落实有关社区服刑人员日常行政考核和司法奖惩的有关规定。严格法律规范奖惩程序,提高奖惩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充分激发、调动社区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主动性。(四)仔细落实审前社会调查工作。各镇(街道)社区矫正机构要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审前调查的常态运行机制,明确调查范围、细化调查环节、法律规范调查文书,严格调查时限,努力提高审前调查结果在法院审判环节的实际运用。(五)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和手段。各镇(街道)要根据《宜昌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建立一支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队伍。年内力争在每个镇(街道)聘请1至2个专职社工,每个村(社区)聘请3至5个“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老师、老模范)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推动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社会化。加强村(社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站建设,搭建基层一线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平台。凡有社区矫正或安置帮教对象的村(社区)都应建立工作站。强化科技手段运用,加强社区矫正司法e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六)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法律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社区矫正工作制度,法律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要深化开展“增强执法意识,促进法律规范执法”活动,推动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全方位、全程性地法律规范运行。要积极推动信息网络工作,实现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信息数据化传输。要根据《省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基础业务台帐和档案》要求,全面启用和统一法律规范基础业务档案。二、以提高安置帮教成效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控措施(一)深化开展摸排登记工作。6月底前开展一次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排查工作,做到当年的刑释解教人员底数清、情况明,5年内刑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