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共20道,合计40分)1隔震构造设计流程的对的次序是()。①初步确定隔震设计目的②对上部构造进行水平地震降度后的构造设计③进行隔震层的布置与调整,计算水平向减震系数④下部构造、基础设计A.A.①③②④B.B.①②④③C.C.①②③④D.D.①④②③原则答案:C顾客答案:A2对于金属阻尼器和黏滞阻尼墙,在计算附加阻尼比时,提议优先采用()。A.A.规范提供的计算措施和能量曲线对比法B.B.规范提供的计算措施和构造响应对比法C.C.规范提供的计算措施D.D.能量曲线对比法和构造响应对比法原则答案:D顾客答案:D3下列说法中有关上部构造高度与减震效果的关系对的的是()。A.A.伴随上部构造高度增长,减震效果增强B.B.伴随上部构造高度增长,减震效果减弱C.C.伴随上部构造高度增长,减震效果不变D.D.伴随上部构造高度减小,减震效果减弱原则答案:3下列说法中有关上部构造高度与减震效果的关系对的的是()。B顾客答案:B4隔震技术、耗能减震技术和吸能减振技术属于构造控制技术中的哪一类()?A.A.积极控制B.B.被动控制C.C.半积极控制D.D.混合控制原则答案:B顾客答案:B5有关减震装置的布置,下列说法不对的的是()。A.A.减震装置的布置根据需要沿构造主轴方向对称、周围设置B.B.减震装置的竖向布置宜使构造沿高度方向刚度均匀C.C.减震装置的设置,应便于检查、维护和替代D.D.减震装置宜布置在相对位移或相对速度较小的楼层原则答案:D顾客答案:D6从宏观的角度,可以将隔震后构造的水平地震作用大体归纳为比非隔震构造减少哪几种档次()?A.A.半度、一度和一度半B.B.一度、一度半和两度C.C.半度、一度半和两度D.D.半度、一度和两度原则答案:A顾客答案:A7我国重要高烈度地震区不包括()。A.A.西南地区B.B.西北地区C.C.中部地区D.D.东北地区原则答案:D顾客答案:C8隔震技术、耗能减震技术和吸能减振技术属于构造控制技术中的哪一类()?A.A.积极控制B.B.被动控制C.C.半积极控制D.D.混合控制原则答案:B顾客答案:8隔震技术、耗能减震技术和吸能减振技术属于构造控制技术中的哪一类()?B9对于框架—关键筒构造,提议采用哪种黏滞阻尼装置来进行减震设计,并布置在哪个位置()?A.A.黏滞阻尼伸臂;构造中上部B.B.黏滞阻尼墙;构造中上部C.C.黏滞阻尼伸臂;构造中下部D.D.黏滞阻尼墙;构造中下部原则答案:A顾客答案:A10在隔震构造施工中,对于新建建筑一般采用哪种措施;对于加固改建建筑一般采用哪种措施()?A.A.隔震构件先安装法;隔震构件先安装法B.B.隔震构件先安装法;隔震构件后安装法C.C.隔震构件后安装法;隔震构件后安装法D.D.隔震构件后安装法;隔震构件先安装法原则答案:B顾客答案:B11下列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中,黏滞阻尼器可采用的是()。A.A.双线性模型B.B.三线性模型11下列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中,黏滞阻尼器可采用的是()。C.C.Wen模型D.D.Maxwell模型原则答案:D顾客答案:D12在减震构造选波中,当附加阻尼比不不小于4%时,需()步验证。A.A.一B.B.两C.C.三D.D.四原则答案:B顾客答案:B13如下哪个不是延性抗震构造的抗震概念设计()?A.A.“硬抗“B.B.强柱弱梁C.C.强剪弱弯D.D.强节点弱构件原则答案:A顾客答案:A14采用了小孔射流技术的是第几代黏滞阻尼器()?A.A.第一代黏滞阻尼器B.B.第二代黏滞阻尼器C.C.第三代黏滞阻尼器D.D.第四代黏滞阻尼器原则答案:C顾客答案:C15我国重要高烈度地震区不包括()。A.A.西南地区B.B.西北地区C.C.中部地区D.D.东北地区原则答案:D顾客答案:C16对隔震构造而言,()是构造施工中的关键部分。A.A.上部构造施工B.B.隔震层施工C.C.下部构造施工D.D.基础施工原则答案:B顾客答案:16对隔震构造而言,()是构造施工中的关键部分。B17在减震构造选波中,当附加阻尼比不小于4%时,需()步验证。A.A.一B.B.两C.C.三D.D.四原则答案:C顾客答案:B18从宏观的角度,可以将隔震后构造的水平地震作用大体归纳为比非隔震构造减少哪几种档次()?A.A.半度、一度和一度半B.B.一度、一度半和两度C.C.半度、一度半和两度D.D.半度、一度和两度原则答案:A顾客答案:A19从宏观的角度,可以将隔震后构造的水平地震作用大体归纳为比非隔震构造减少哪几种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