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指导意见(试行)为了规范注册税务师开展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鉴证业务,进一步提高涉税鉴证业务的质量,切实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注册税务师涉税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国税发[2009]149号)、《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鉴证业务指导意见[试行]》(中税协发[2011]108号)等,特制定本指导意见。各税务师事务所可根据客户的行业特点、业务特性、规模、执行会计准则(制度)类型等,在本指导意见基础上,适当增加特殊项目的鉴证程序、方法,编制恰当的鉴证报告说明。本指导意见适用于纳税人委托税务师事务所提供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鉴证业务,如果是税务机关委托税务师事务所提供鉴证服务的,可参考本指引中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委托方的要求,调整相应的鉴证程序和方法。一、鉴证目标对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纳税申报所有重大事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发表鉴证意见。二、鉴证内容1、收入类项目的审核。包括对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税收上应确认的其他收入等项目纳税调整的审核。2、扣除类项目的审核。包括对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视同销售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等项目纳税调整的审核。3、资产类项目的审核。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的折旧和摊销、资产损失、资产减值准备等项目。4、特殊事项的审核。包括企业重组、政策性搬迁、房地产企业销售未完工产品、特殊行业准备等事项产生的纳税调整。5、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以及所得减免事项的审核。6、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情况审核。7、实际应纳税额计算的审核。包括减免所得税、抵免所得税额、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等项目。8、预缴企业所得税情况审核。9、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缴纳情况审核。三、鉴证程序与方法(一)收入类项目的审核1、销售(营业)收入的审核(1)收入是否正确申报。将收入明细账同总账、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相核对,查核收入是否正确申报。(2)关注收入类型分类、货物及劳务税率适用是否正确。结合具体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审核收入是否正确进行了下列分类:混业经营行为、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销售行为;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与应税收入;适用税率的正确性等。(3)审核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①分析性复核:将本年内各类收入与以前年度加以比较,据此分析收入年度间的变化趋势;分析年内各月的收入变化趋势;将与收入有较直接关系的项目作结构趋势分析;对明显或异常的波动,应进一步查明原因,是否存在隐瞒或虚列收入问题;获取价格目录,抽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有无价格异常或转移收入情况;1②将收入明细账与货币资金,应收账款进行核对,以确认收入的整体合理性;③查核销售数量。检视有关销售合同、销售部门记录、运费、仓储部门记录,销售发票等资料上记载的销售数量,并同销售收入明细账核对;将销售成本明细账的数量与收入明细账核对;④审核企业从购买方取得的价外费用是否按规定入账。(4)特殊业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有关记录、资料,查核特殊业务的处理是否正确;销货折扣:是否在同一张发票列明;退回及折让:退回及折让原因是否合理,退回产品是否已验收入库并入账;折扣及折让及退回款项是否已汇出,是否取得有效凭证;以旧换新、还本销售是否以正常价记账。(5)收入实现是否及时,并作收入截止性测试,审核销售收入记录有否跨年度的现象。(6)对于存在向关联方交易销售的情况,检查交易合同、业务执行的流程,关注其交易及价格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7)视同销售收入的审核①审核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市场推广或福利、利润分配、交际应酬、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不包括自产自用、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是否按税收规定视同销售确认收入并缴纳相关税金,对未作销售处理的作纳税调整。②审核将自产货物或外购货物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