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9/724/9/7厌氧生物处理主要内容一、概述/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二、厌氧生物处理的分类(6种典型的工艺形式,UASB为主)三、厌氧微生物的培养和驯化四、厌氧生物处理的运行管理(UASB法)3324/9/724/9/7一、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1、厌氧微生物处理净化机理废水厌氧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过程,也称厌氧消化。与好氧过程的根本区别在于不以分子态的氧作为受氢体。4424/9/724/9/7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它是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甲烷细菌三种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的。三个过程如下:2、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过程5524/9/724/9/7①水解酸化阶段----大分子变小分子,不溶解有机物变溶解性有机物。②产氢产乙酸阶段----对第一阶段的产物转化为乙酸和氢,不溶解有机物变溶解性有机物。③产甲烷阶段----将乙酸、乙酸盐、二氧化碳和氢,转化为甲烷。6624/9/724/9/77724/9/724/9/733、厌氧微生物处理影响因素、厌氧微生物处理影响因素①温度——低温区(10~30℃)、中温区(30~35℃)高温区(50~60℃)在0~56℃甲烷细菌对温度并没有特定的温度限制,但经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驯化后的产甲烷菌对温度变化敏感,特别是高温菌。②pH——6.8~7.2(6.5~7.5)(甲烷细菌6.8~7.2,产酸细菌4.5~8)挥发酸200~800mg/L,超过2000mg/L严重酸化③有毒物质——重金属和某些阳离子④营养物质的配比——碳:氮:磷=200~300:5:1⑤搅拌——使温度、底物和甲烷菌分布均匀,避免消化池表面结壳,加速消化气的释放。8824/9/724/9/744、厌氧生物处理特点、厌氧生物处理特点①应用范围广——各种浓度的有机废水及某些难降解有机物②能耗低——不需充氧,沼气可作为能源③负荷高——有机负荷2~10kgBOD/(m3·d)④剩余污泥少⑤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⑥有杀菌效果9924/9/724/9/7二、厌氧生物处理的分类二、厌氧生物处理的分类(几种典型的工艺形式)(几种典型的工艺形式)厌氧接触法厌氧生物滤池UASB法厌氧流化床两相厌氧法水解酸化法101024/9/724/9/7工艺工艺11:厌氧接触法:厌氧接触法工艺流程见图工艺流程见图6~46~4::脱气脱气111124/9/724/9/7工艺特点:允许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悬浮固体,泥水接触充分消化池内污泥浓度高,运行稳定操作简单气泡粘附在污泥上,影响污泥沉降中温时,有机负荷2~5kgCOD/(m3·d),属于中低负荷24/9/724/9/7工艺工艺22: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类似于好氧生物滤池,池内放置填料,但池顶密封131324/9/724/9/7141424/9/724/9/7厌氧滤池又称厌氧固定膜反应器,是60年代末开发的新型高效厌氧处理装置,其工艺如图15-19所示。滤池呈圆柱形,池内装放填料,池底和池顶密封。厌氧微生物附着于填料的表面生长,当废水通过填料层时,在填料表面的厌氧生物膜作用下,废水中的有机物被降解;并产生沼气,沼气从池顶部排出。滤池中的生物膜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随出水流出池外。废水从池底进入,从池上部排出,称升流式厌氧滤池;废水从池上部进入,以降流的形式流过填料层,从池底部排出,称降流式厌氧滤池。进水系统需考虑易于维修而又使布水均匀,并有一定的水力冲刷强度。对直径较小的厌氧滤池常用短管布水,对直径较大的厌氧滤池多用可拆卸的多孔管布水,见示意图15-20。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由于填料为微生物附着生长提供广较大的表面积,滤池中的微生物量较高,生物膜停留时间长,平均停留时间长达100天左右,因而可承受的有机容积负荷高,COD容积负荷为2~16kgCOD/m3·d,且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废水与生物膜两相接触面大,强化了传质过程,因而有机物去除速度快微生物固着生长为主,不易流失,因此不需污泥回流和搅拌设备启动或停止运行后再启动比前述厌氧工艺法时间短。缺点:处理含悬浮物浓度高的有机废水,易发生堵塞,尤以进水部位更严重。滤池的清洗也还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151524/9/724/9/7161624/9/724/9/7工艺3:UASB法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