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护理课件•重症手足口病的概述•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重症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01重症手足口病的概述定义与特点重症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口腔溃疡、手足皮疹、发热等。HFMD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HFMD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HFMD在全球范围内均有流行,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每年的春夏季节是HFMD的高发期,但也可能全年散发。儿童密集的场所,如幼儿园、学校、托儿所等,容易发生HFMD的聚集性疫情。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HFMD的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为3-5天。重症病例可能出现脑膜炎、脑炎、心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典型症状包括口腔溃疡、手足皮疹、发热等,部分病例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02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诊断标准发热、手、足、口腔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血糖升高。等部位出现疱疹,且疱疹周围有红晕。伴有精神萎靡、嗜睡、惊厥、头痛、呕吐等症状。鉴别诊断与水痘、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相鉴别,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与脑膜炎、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相鉴别,需结合脑脊液检查。与小儿麻痹症、口蹄疫等其他传染性疾病相鉴别,需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血糖检测脑脊液检查病原学检测对于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的重症病例,应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采集咽拭子或疱疹液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或病毒分离培养,有助于确诊。血糖升高,提示病情较重。03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西医治疗01020304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剂对症治疗机械通气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症状。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胸腺肽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针对高热、惊厥等症状,采取降温、镇静等措施,缓解患儿不适。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儿,可能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中医治疗中药治疗推拿按摩根据患儿病情,采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通过推拿按摩手法,促进气血流通,缓解患儿不适。针灸疗法中成药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缓解症状。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等作用的中成药进行治疗。其他治疗方法康复治疗对于后遗症期患儿,采取康复治疗措施,如理疗、按摩、运动等,促进功能恢复。心理治疗针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04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基础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儿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吸氧设备。饮食护理给予患儿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心理护理010203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心理支持疼痛管理医护人员应与患儿及家长建立信任关系,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给予患儿及家长适当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病情,增强治疗信心。对于因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可采取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等方式缓解疼痛。家庭护理与预防措施家庭环境清洁勤洗手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玩具、教育家庭成员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餐具等物品。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避免接触患者接种疫苗家庭成员应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特别是避根据当地防疫规定,及时为适龄儿童接种手免共享餐具、毛巾等物品。足口病疫苗。05重症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疫苗接种疫苗种类接种对象接种程序目前已有针对EV71型手足口病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建议6个月至5岁的儿童优先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特别是3岁以下的儿童。按照疫苗说明书规定的程序进行接种,一般需要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左右。公共卫生措施监测与报告消毒与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加强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病例,防止疫情扩散。定期对公共场所、学校、托儿所等重点区域进行消毒和环境卫生整治,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