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孤城观后感优选15篇【导语】喋血孤城观后感优选15篇由会员“人世间一笨蛋”整理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目录】篇1:喋血孤城观后感篇2:喋血孤城观后感篇3:喋血孤城观后感篇4:喋血孤城观后感篇5:喋血孤城观后感篇6:喋血孤城观后感篇7:喋血孤城观后感篇8:喋血孤城观后感篇9:喋血孤城观后感篇10:喋血孤城观后感篇11:喋血孤城观后感篇12:喋血孤城观后感篇13:喋血孤城观后感篇14:喋血孤城观后感篇15:喋血孤城观后感【正文】篇1:喋血孤城观后感这是抗战八年最惨烈之一役,是守城将领悲情抵抗故事,是一个人和一座城的生死承诺。常德血战,也被日军冠以“凄绝”之名。影片真实还原了这段历史,让我们最为真实的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残酷,是十分值得一看的一部历史题材的战争片。首先不是因为场面的感动而是在大陆能第一次这么正面的评价国民党的抗日精神是确实难得的。《喋血孤城》,讲述了发生在1943年的一场惨烈异常的中日对抗守城战。当年10月,国民党74军57师代号“虎贲”奉命守城。手握“与城共存亡”的密令,师长余程万心知这是一场无路可退的战斗。百姓全部撤离的常德无异于一座“孤城”,枪声未响,众将士已是“死士”。连长冯葆华坚守前沿。战事吃紧让他与爱人婉清新婚之夜后便生生分离,念郎情切的婉清尾随而至,成为一名战地护士。智勇双全的冯葆华是战士中的灵魂人物,不满16岁的民兵二虎视他为榜样,舍死忘生……“营长死了连长上,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二虎在死人堆里大声重复着冯葆华的话。日军万万没有想到这座攻而不破的死城中,殊死抵抗的仅有可是百余名士兵。在“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的情景下,师长余程万手书绝笔,披挂整齐,率众突围……第1页共19页八千“虎贲”以生命为承诺,为守卫常德这座炮火中的孤城洒尽了最终一滴热血。这是一场以绝望支撑期望的战斗,明知自我是死,却为了更多人有生的期望选择向死而生。八千“虎贲”以拼到只剩二、三百人的惨烈牺牲,阻止了日军继续南下的步伐影片里有个场景,令我酸楚地笑了:在坚守了常德好几天之后,弹未尽粮先绝,水自然是大家唯一的充饥的东西。二虎拿着已经喝光了的水壶,看看连长冯葆华正在喝水。连长见他如饥似渴的眼神和烟唾沫的样貌,顿生怜悯,于是把自我的小半壶水给了他。他喝完之后看着连长,我估计是还想喝,连长坦然承认:那是尿,水早都没了。还有一个场景是师长在去看伤员的时候,挨个和受伤的人握手表示慰问,当握到第四个人的时候,师长伸出右手,发现那人的右手已经没了。于是师长脱下手套,伸出左手,那人又伸出左胳膊,手也没了。然后师长脱军帽行礼,令我热泪盈眶。《碟血孤城》影片结尾时字幕显示,余程万师长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当我看到这一行字幕时心境久久难已平静,在那个舍生忘死的年代,他们付出的和得到的我无法来形容,支撑他们的不是金钱、地位,而应当是一种信仰、信念。身处此刻我们生活的时代,在努力追求物质生活极度富足的前提下,观看《碟血孤城》感触更深、受益良多、令我重新审视自我的世界观。总之,喋血孤城是一部中国人必看的电影。篇2:喋血孤城观后感“营长死了连长上,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星期四午时,我看了一部真实而又震憾人心的电影——《喋血孤城》。影片以1943年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场惨烈异常的中日对抗守城战。驻守湖南常德的xxx八千多“虎贲”将士,在余程万师长的带领下,与三万日军展开了生死对决。德山坚守阵地的100将士坚持到最终一个与日军同归于荆当日军攻到常德城门口,我军拼死守城,逼退日军多次冲锋和飞机的狂轰滥第2页共19页炸,最终日军丧尽天良用毒气来攻打城门阵地,导致我军守城将士无力还击,惨烈牺牲。在弹劲援绝、城已破的绝望情势下,“虎贲”将士为守卫常德这痤孤城,洒尽了最终一滴热血。“营长死了连长上,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这是二虎站在牺牲的将士堆里不停地大声重复连长冯葆华的话。“还有活着的吗。还有活着的吗。”一声声撕心裂肺呐喊,就是听不见一个人的回应。二虎自我依然坚持战斗……虽然这部影片没有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