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范文之高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100条依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实验高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100条》,涵盖日常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四部分,以确保学生文明礼貌教育的落实。一、日常礼仪总要求:仪容和服饰,原则上以朴素大方、爽朗整洁为好,举止要文明端庄,温文尔雅,交往要友好和谐,礼貌待人。(一)仪容仪表礼仪1.穿着合体,衣帽端正,适时、整洁、朴实、不穿成人流行服。2.校园内不穿拖鞋。女同学不穿过分裸露、紧身服装,不穿高跟鞋。3.男同学做到发不过耳、洁净、整齐;女同学留短发或扎起头发,不烫发,不染发。4.不佩戴耳环(耳钉)、手镯、戒指、项链等首饰。5.女同学不涂口红、纹眉、染指甲。男同学不留胡须。(二)举止礼仪6.坐姿。要端庄平稳,上半身挺直,双肩放松,双手平放膝上。双膝并拢,两腿自然弯曲,两脚平落地面,不翘腿,不抖腿,更不单腿放在椅子上。7.站姿。要挺直站稳,双脚与肩同宽(站累时可单脚后撤半步),两臂自然下垂,不歪脖、斜腰、挺腹、曲腿、抖腿,不双手插兜或双臂叉在胸前。8.行姿。身体挺直,脚步轻松自如。切忌左右摇摆,摇头晃肩,低头后仰,背手行或“八字步”。多人行走时,不要排横队,勾肩搭背,边走边说,追逐打闹。与长辈同行时,应礼让先行。9.蹲姿。要自然沉着,双腿并拢弯曲下蹲,上身要挺直,切忌撅臀叉腿。10.进校门主动下车,接受门卫和值勤同学的迎接和检查,不在校园骑车。(三)交往礼仪11.称呼。对长辈或客人称呼“您”,或以对方的身份与本人的关系直呼对方的称谓,如“同志”、“老师”、“叔叔”等。对同学可直呼其名。切忌呼外号或仿成人直呼“老李”……。12.咨询好。按一日内不同时间变化,应咨询候“早上好!”、“早安!”、“您好!”、“晚上好!”等。与客人咨询候,称呼“您好!”。对长辈或依照对方的身份,可直截了当称谓“爷爷好!”“校长好!”、“老师好”等。13.打招呼。恳求别人时,用“打搅一下。”、“请您……”字样;答谢时,用“感谢!”;回谢时,用“不必客气。”“没关系”;表示歉意时,用“对不起”、“不好意思”;分别时,用“再见!”、“晚安!”。与人打招呼,除使用文明用语外,能够握手微笑、举手示意;切忌作祟相蔑视人家。14.做客。去人家做客时,做到仪容整洁。应先敲门,在主人同意后方可进入室内。咨询候之后,按主人指点入座,要留意言谈举止轻松稳重。切忌未经主人同意随意串屋、乱翻东西。15.待客。要热情主动,请客人坐稳后,再上茶递烟,主动与客人搭话,使客人不受拘谨。切忌只顾做事冷落客人,或客人谈话乱插话。16.交谈。与人谈话,要态度和气,语调平稳,表情自然、亲切;要说一般话,说完好话,不说脏话、谎话。切忌口嚼食物讲话,交头接耳、指手划脚、缠人长谈。17.打。接通后,首先咨询候“您好!”,然后弄清对方是否是你找的人,可用“您是—”,咨询清对方后,再入正式话题。挂时,先告诉对方“我挂了。”然后说声“再见!”。要留意卫生,不打长时间,无急事不要在对方休息时打(即晚九点—早七点之间)。18.写信、留言条。格式符合书信要求,语句力求简练、精确、明白,使对方清晰写信人之意。切忌字迹潦草,文不达意。19.接人待物。迎接客人,应出门相接,互致咨询候,侧身礼让客人入内,先宾后主入座。送客出门,应先宾后主至门外,待客人走远,方可回屋。在与客人接交物品时,必须起立,上身细微前倾,双手接交。切忌单手或坐势接交物品。20.约会。与人相约,首先约准会面时间或地点。商定后,必须按时在指定时间、地点赴约,假设因故不能及时赴约时,必须事先通知对方,求得对方谅解,或另订相约时间。切忌不按时赴约。未经对方同意,不能随意带着其别人赴约。二、学校礼仪(一)集会礼仪21.参加升国旗仪式,要立正脱帽,庄严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升旗仪式队列整齐、安静。22.站立集会时,保持站姿站相;坐着开会时,保持坐姿端正。23.不管集会依然看演出,在主持人宣布开场或介绍学校各级领导和来宾时,在领导及老师、学生代表发言时,都应适时地报以热烈掌声。24.集会期间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