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摘要:探讨了航运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研究安全文化与其若干要素的要素,提出航运安全文化的建设理念。关键词:安全;航运管理;安全文化;航运安全文化1.概述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常我们在文化中成长,所思所梦都依循文化标准,文化所重视的,我们也重视,文化所憎恶的,我们也憎恶。每个航运管理工作者、船员都受文化的影响。文化影响人的需求、欲望、抱负,这些都是航运管理工作者、船员所必须面对的。1.1文化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阶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起着巨大影响和作用。近年来,人们把文化与知识领域结合起来,使实际生活中的文化出现了明显的组织特色,例如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安全文化、商业文化及社区文化等,这些都不是原有对“文化”的定义所能解释的。这些“文化”都带有明显的行业特色,有各自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种以组织或行业冠名的“文化”,其载体大都以文化生活为主,如读书、艺术表演等,其目的是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振奋精神,进而实现组织或行业的目标。1.2安全狭义的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的安全,如航运安全,具有技术安全的含义。广义的安全概念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如国家安全、城市安全、水安全,其实质是一样的。安全是作为客体的有机系统服务于作为主体的系统控制者的相对稳定性,以及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可接受影响的相对程度。1.3安全文化相对于广义文化,有人将安全文化定义成“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姑且将这一定义所描述的安全文化称为广义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安全观念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1991年国际原子能机构(1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出版了《安全文化》一书,对安全文化下了这样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越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证。”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这两种定义基本上把安全文化限定在人的精神和素质修养等方面,我们将其称为狭义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体制,由单位的政策和管理者的活动所确定;二是各级人员适应上述体制并从中获益所持的态度。安全文化的成功也取决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即政策、管理方面的和每个人本身的承诺和能力。1.4安全文化的本质“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SafetyCultrue”。而“Cultrue”一词,中文一般译为“文化”,但该词还有“教养、陶冶、修养、培养”等意思。按照INSAG和HSCASNI对安全文化所作的定义来看,将“SafetyCultrue”翻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似乎更确切。实际上,促进安全文化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而安全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和重视,并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安全健康的要求。人的这种对安全健康价值的认识以及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的行为规范的表现,正是所谓的“安全修养(素养)”。安全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这就是笔者认为的安全文化的本质,或者说是大力倡导推行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就反映了这个本质。广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包含了人类所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果将这一概念应...